在安装调试校园网络期间遇到了很多问题,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
1.使用2个D-Link的集线器,对20台计算机进行连网。连接了四台计算机,在安装协议、设定共享资源后,一切正常,可以通过“网络邻居”与其它计算机互访。但从第五台计算机开始,无论如何调整协议、设置网络参数均不能与前四台计算机互访。从现象上看,在连接好后,计算机网卡上的指示灯亮,但集线器上的指示灯闪烁。
从硬件方面分析,大致有三种可能:其一是五类线断路,无法形成信号回路;其二是在集线器与计算机间连接用的五类线过长,超过100米;其三集线器端口有问题。
针对这三种可能性,逐个进行排除。使用测线工具或万用表测量五类线,发现五类线连接状况很好,没有断路。通过目测,连接用的五类线长度不可能超过100米。将四台已通的计算机在集线器上的插口换到怀疑损坏的集线器端口上,这四台计算机仍然互通,说明集线器端口没有损坏。
软件方面,使用最新版本的KV300进行了查、杀病毒工作,没有发现任何病毒,从而排除了病毒干扰的可能性。网络方面,安装了NetBEUI、IPX/SPX和TCP/IP协议,网卡的驱动也正确安装,在设备管理中没有发现任何冲突,并进行了协议绑定。设置了文件、打印机共享,也设定了工作组名称和计算机名称。应该说从网络协议到共享资源设置等均没有问题,可以排除软件方面的错误。
从软、硬件两方面都找不出错误,排错工作陷入了僵局。猛然间,笔者意识到作为连接件的插头是否进行了正确的安装。经检查,问题果然出在这儿!RJ45插头正确的连接应该是使用1、2、3、6,其中1、2是一对线,3、6是一对线,其余四根线没有定义。而在本次安装时,工作人员却连接成了1、2、3、4(在以前连接10M网络时就是这样连接的,但10M网络相对而言带宽窄,连通性好,故连接成1、2、3、4也可以互访)。由于100M的高带宽,再连成1、2、3、4就不能很好地工作了。需要注意的是,该故障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有的计算机在进行连接后,网卡和集线器上的指示灯均正常点亮;有的计算机却是网卡上的指示灯正常亮,而集线器端的指示灯闪烁,从而增加了排错的难度。
2. 两个集线器的互连问题。两个集线器进行连接的方式有两种:级联和堆叠。堆叠方式是在近距离(一般不超过1米)使用购买集线器时厂家提供的堆叠线,在集线器的背面从一台集线器的IN端口连到另一台集线器的OUT端口。在本次安装过程中,由于两个集线器的物理距离较远,故使用级联方式(级联方式主要通过集线器上的Uplink口进行)连接。通过这次安装,对以级联方式互连集线器时,连接线(五类线)插头的制作有了深刻认识:当一个集线器使用Uplink口,另一个集线器使用正常端口(除了与Uplink口内部转连的1端口)时,连接线两端的插头均正常连接,都按1、2、3、6方式制作。当两个集线器均使用Uplink口或均使用正常端口时,连接线的插头要进行转接,即一端为1、2、3、6,而相应的线在另一端的排列变为3、6、1、2(即1、3互换,2、6互换)。对于一个集线器,在使用了Uplink口后,其上的1端口(为Uplink的内转口,即在集线器内部进行了1、3和2、6线的转接)就不能再使用了。
3. 两台计算机间不通过集线器而使用五类线直连。这时仍然需要注意的是五类线的两端插头在制作时要进行1、3和2、6线的转接。由此可以看出同类联网设备间互连(如计算机与计算机或集线器的相同端口)需要进行1、3和2、6线的转接,而不同类的联网设备是不需要进行转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