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3.10目录:图书,哲学与宗教,宗教,佛教,理论与研究,
品牌:萧民元
基本信息
·出版社: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
·页码:175 页码
·出版日:2008年
·ISBN:9787222053427
·条码:9787222053427
·版次: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16
·中文:中文
内容简介
佛法在中国经过了两千多年的传承,到目前似乎已经出现了某些不很平衡的现象,例如“空谈”多于“实修”;“法义”未能与“现代知识”做良性的融合和互动等等,而这些不平衡都关系到“慧命的延续与法义的宣扬”。作者虽然身为成功的企业家,但真正吸引他、影响他一生的还是“佛法”,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愈体会到世间似乎只有“佛法”,能够真正揭露生命的秘奥,评估其价值和提出解决之道。为此,作者从浩若瀚海的佛法中,选择了十二因缘法为骨干,围绕它,把所知、所理解的佛法加以阐发。其目的,除了想对佛教界提出一点建言外,也想对有志向佛的人提供一些“不同的参考”。
作者简介
萧民元,生于1938年,四川重庆市人,为抗日名将萧毅肃将军第三子,1949年迁居台湾。大学毕业后,决定在台自行创业,为时数年,终于在1971年创立华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业务一度鼎盛,曾赴香港及泰国设厂。1991年,领悟到人生不能无止境地在商场上发展,人生应当还有其他意义才对,于是将部分股份分给长期为公司尽心尽力的员工,由他们代为运作,移居美国,便于重新出发。而关系到人类生存质量和幸福的“文化”工作,就成了他的目标,先后撰写《佛性的开展》、《论语辨惑》与《老子重编》。
媒体推荐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
——孙中山(1866-1925)
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者不能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用的。
——章太炎(1869-1936)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非科学,而为今时所必须。
——欧阳竟元(1871-1943)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梁启超(1873-1929)
佛学既是宗教,亦是哲学,而且是极高尚的宗教,极高贵的哲学。
——方东美(1899-1977)
目录
引言/陈一川
前言
01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谈对佛学与学佛的基本认识
02信受佛法能否解脱,何不试试看
03浅说“修行”
04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05空间深度:次元之一
06空间深度:次元之二
07空间深度:次元之三??四次元空间
08空间深度:次元之四??五次元及多次元(高次元)
09浅谈“般若”
10进化前言
11略谈进化之一:生物进化的起因及其主动性
12略谈进化之二:引发生物进化的内在机制追求平衡的力量
13略谈进化之三:诞生基因的力量??识界
14略谈进化之四:识界启用的法式具有超妙的智慧
15略谈自我进化之一:偏重思考智的“竞化”
16略谈自我进化之二:精神与物质
17略谈自我进化之三:“想要”与“实质基础”
18略谈自我进化之四:上达的原则、因素与方法
19略谈自我进化之五:论恒与不恒
20名色
21气之一:气、先天气、后天气
22气之二:气身
23气之三:先天气的应用
24气之四:后天气的应用??气流
25气之五:后天气的应用??气场、气感、气染
26气之六:气势与养气
27缘起性空之一:因、缘
28缘起性空之二:因果
29缘起性空之三:物性、理、跃生(超理性)
30缘起性空之四:假、空、中
31感觉世界之一:以感觉为界
32感觉世界之二:觉知感受
33生死、灵魂、轮回
书后感言
跋一份珍贵的礼物/孙智燊
……[看更多目录]
文摘
01 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谈对佛学与学佛的基本认识
作者以为不论是研究佛学或学佛,都有必要认识到“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有人以为只要语言文字运用得好,就不会有什么事情是说不清、写不明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拿语言来说吧(文字也一样):如果你没吃过辣椒,不管我如何形容,我都无法让你体会到“辣”的感觉;如果你没视觉经验,我就无法向你说明色彩的艳丽;如果你没听觉经验,我就无法向你讲解音律的美妙;如你没触觉神经,我就无法跟你讨论冷热、软硬等问题……同理,你内心感到的喜怒哀乐,不论你如何努力向我倾吐,我最多只能知道你是处于其中的哪一种状况,我完全不能经由你的表白,达到“感同身受”的地步……
以上这些情形只是针对身心的基层反应而言,如果超越这个范围,想要传达一个复杂的高层心灵内涵,语言文字的运用将会更加力不从心。例如,某甲要传达他的某个“价值观”给某乙。“价值观”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体,某甲传送时,先要把它分解成片段的语言或文字的形式,然后由某乙去完整地接收这些片段,并加以组合。最后再由这组合中,去正确无误地领会出某甲想要传达的本意。办得到吗?其中涉及到的问题至少与某甲的传送能力、传送技术,和某乙的接收容量、接收的“时空角度”和心态等因素的相加相乘有关。再说,其中还有先天上语言文字不能表达(如辣的感觉)的部分呢!因此,严格地说,大概只有达到了佛家的“以心印心”的境界才无问题,而现阶段的人类智慧,可说都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所幸绝大多数的人都粗略地并不计较,反正是水果就行了。
那么,语言文字应用在哪一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呢?以我个人的体会,在“理”的方面,在不涉及到生灵的感觉方面较好。例如,在数学方面的1+1=2;在逻辑方面的“因为如此,所以如彼”;在事物变化方面的解说,使我们从“知其然”进步到“知其所以然”等。总之,好像事物愈“物理化”,语言文字愈好用;事物愈“精神化”,语言文字愈难传。
有了以上的解说,现在可以来谈一下佛学与学佛了。
在佛学的“经”、“律”、“论”三藏中,“律”是一个讲规范的法门。在这里,语言文字似乎完全用得上力。“论”是历代已有相当证境的高僧大德所撰写而成的理论集成的法海。研究“论”的人一定要小心,不要随便否定别人写的东西,也不要轻易地自以为“懂了”,应尽量放开胸怀,看他们到底在说什么,想说什么。不过,就我所知,即使这样,仍然免不了好像上菜场去买菜,结果买回来的却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