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6日讯(见习记者孙晓曼)中秋、国庆两节即将到来之时,水果市场销售情况火爆,许多不法商贩借机使出“障眼法”蒙骗消费者。今天,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他们教给消费者一些分辨水果优劣的方法。
由于洋水果售价较高,不少不法商贩便将一些假冒商标贴在国产水果上冒充洋水果,以牟取暴利。据堤口路果品批发市场的信息人员介绍,由正规渠道进口的洋水果都要经过各种手续,大多售价不菲,如一个正宗进口猕猴桃的价格约2.5元—3.0元左右,而国产的每个成本价格不过0.2元—0.25元。消费者买洋水果时除应认准正规的水果销售点外,也可从水果商标上进行区分:很多进口水果拥有自己的品牌,标签标注的是品牌名而不是产地名。另外,真标签通常是纯英文且易贴难撕,而假标签多是拼音加英文,容易从水果上撕下。
业内人士还提醒,目前市场上颜色特别鲜艳,超出了符合季节的新鲜自然色的水果,很可能是被“美容”过的。据介绍,最常见的水果“美容”手法有色素催熟、硫磺熏蒸、色素染色、喷洒化学制剂等,往往使用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化学成分。鉴别“美容”水果的办法除了肉眼观察之外,还可以从味道上判断,消费者应该闻一闻水果在存有原来香气的同时有没有化学添加剂的气味,还可用白纸或棉球擦一擦水果表面,如果掉色的话,就是染色水果。
另外,节日期间,包装精美的果篮、水果箱是市民送礼的首选,但是有黑心商贩在好水果里面掺杂腐烂变质或快要坏掉的水果。业内人士指出,一般不法商贩都是将快要坏掉的水果放在果篮和果箱底部,然后外面包上包装纸。提醒市民在购买果篮时最好现场挑选、现场包装,购买果箱时最好拆开观看底部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