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张旺熹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77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30110295X
·条码:978730110295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丛书名:博雅语言学书系
内容简介
本文以“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为题,重点选择“把”字句、“连”字句、重动向、句法重叠和介词衍生这五个重要的句法现象,围绕句法的认知结构展开研究,旨在探求汉语句法的语义结构形成的认知基础。
本文对汉语句法语义机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解:(1)特定句法结构的语义来自人们把握外部世界时心理上的某种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制约着句法的认知结构;(2)隐性的量范畴 在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对句法结构起着最深刻影响的语义范畴之一,深入挖掘这种隐性量范畴的语义制约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研究任务之一;(3)词汇作为语义承载的最基本单位,与句法的语义结构之间具有明确的互动关系;把握这种句法与词汇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我们切入汉语句法研究的一个新的角度。
作者简介
张旺熹,1962年11月生于安徽芜湖,2004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在现代汉语语法学、词汇学和对外汉语教学。1994年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2000年获得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年获得“北京市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称号,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编辑推荐
该书以"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为题,旨在探求汉语句法的语义结构之所以形成的认知基础。该书重点选择汉语"把"字句、"连"字句、重动句、句法重叠和介词衍生这五个重要的句法现象,围绕句法的认知结构展开研究。该书在"形式与意义相互验证"的理论指导下,努力探讨"意义是如何形成"的这一语言心理现实性问题。这对汉语语法本体研究和汉语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和语法习得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这一论题也会引起广大汉语语法学者、汉语语法专业的研究生以及对外汉语教师的阅读兴趣。
目录
出版前言
内容提要
序
绪 论
第1章 “把”字句的位移图式
第一节 引言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