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2.60目录: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广播电视,广播电视理论,
品牌:陈龙
基本信息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页码:328 页码
·出版日:2001年
·ISBN:780668249X
·条码:9787806682494
·版次:2001年12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将电视放入整个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下来进行考察,特别对电视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将电视放入整个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下来进行考察,特别对电视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媒体推荐
序
我国传播学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传播学研究是从介绍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传播学开始的。因此,我国传播学研究深受美国传统学派的影响。近十多年来,我国学术界的传播理论研究比较活跃,除了翻译外国的一些著作之外,国人出版的著作也不少,但主要以教科书建设为主,大多局限于介绍和阐述西方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国外著作的翻译,教科书、基础读物的出版,无疑对传播学观念逐步深人人心、推动我国传播学研究和学科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容否认,这其中低水平重复之作也不在少数,而且,我国翻译出版的国外传播学著作,主要反映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学派观点。至于以欧洲为代表的批判学派的著作,翻译出版得较少。这对于全面了解世界范围的传播学研究,全面评价不同学派的观点,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我国传播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存在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最大问题,我认为是缺乏创新精神。任何学术研究,都要有创新。无创新就无所谓研究。创新,就是要以新的材料,新的方法,新的观点去探讨新的问题;新的现象,得到新的答案,作出新的结论。中国传播学研究缺乏创新,主要表现在:1、未能跳出美国传统学派的框框和束缚,跟传统学派亦步亦趋;2、研究的范围窄,研究者的视野不宽阔,重微观研究,轻宏观研究。这种现象在媒介研究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本来媒介研究是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需要一个较为宽广的视野,因此,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媒介文化一直是传播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而电视文化研究作为媒介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国内的研究更是相当迫切。因此,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室专门设立了“媒介文化研究”项目。陈龙博士的《电视文化论》,就是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
电视对社会发展、对大众的影响已无须多说,我国电视观众之多、影响力之广已向学术界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当说,我国的电视研究著述不在少数,但长期以来大多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描述上,有很多关于电视的著作均是以介绍电视技术和电视鉴赏以及电视艺术与审美知识等等为内容的,绝少从学理的角度对电视做系统的、全面的、深入的研究。陈龙博士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完成了所承担的研究课题,写出了《电视文化论》的专著,可喜可贺。他在完成这项国家社科项目过程中,曾与我有过交流。我发现,他的研究思路有很多独到之处。在浏览了他的这部书稿之后,觉得该书中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首先,作为一部全面研究电视文化的著作,这部书做了积极而富有意义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见解。例如,关于“电视文化”的内涵和体系。作者将电视文化与通俗文化、大众文化诸概念进行了甄别,从而准确为电视文化定位与定性。作者将电视文化分成两个世界即内在结构和外在结构,前者针对电视的编码、译码和特殊性、象征与隐喻功能、假定性问题、女性化问题等展开沦述;后者则对电视观众接受电视的形式、所受的影响以及社会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这些论述都富有新意。
其次,作者在研究电视文化寸,比较注意方法论。作者既注重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电视的有关问题,也注重从文化学角度对电视进行思考。全书对符号学方法的运用可谓贯穿始终。电视首先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的传播规律、传播过程、传播所产生的影响等等诸问题,都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作者借鉴西方批判学派、经验学派的一些观点和研究方法,对电视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电视作为声像并茂的电子媒介,自它问世之日起,就受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电视的研究著作就已有三四千种,但绝大多数仅仅局限于实证研究之中,因而一些研究显得过于机械、绝对。这部《电视文化论纲》对实证的电视研究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既肯定其成就,也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对批判学派的学术观点也作了批判的“拿来”。由于作者站在学术的前沿,并吸收中外研究之精华,所以,有些问题的讨论就比较有深度。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将电视放入整个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下来进行考察,特别对电视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将电视放入整个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下来进行考察,特别对电视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目录
序 徐耀魁
绪 论 从媒介研究到电视文化研究
第一章 电视文化的内涵及其普遍联系
一、电视文化的内涵
二、电视文化与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的关系
三、电视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在政治领域文化研究的出现与英国新左派(New Left)的崛起密切相关。1956年11月,前苏联坦克开进匈牙利镇压匈牙利革命;不久英法入侵苏伊士运河区。这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很明显地表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体制——资本帝国主义和斯大林主义在其存在过程中同样具有暴力性和侵略性。匈牙利事件之后,以汤普森(E.P.Thompson)、萨韦利(John Sarvile)等为代表的英国共产党历史学者开始对斯大林主义产生怀疑,认识到盲目信奉斯大林主义的教条是十分危险的。另一部分存在于英共路线之外的独立社会主义分子中,以塞米尔(R..Samuel)、霍尔(S.Hall)为代表,由于他们大多来自第三世界,所以对殖民主义和斯大林主义始终保持清醒的批判态度。他们在1956年的历史事件之后,产生了与脱离共产党的左翼学者汇合的愿望。1961年,汤普森等人所合办的《新理性主义》(New Reasoner)杂志与霍尔等人经营的《大学与左派评论》(Universities and Left Review)杂志合并,成立《新左派评论》杂志(New Left Review),至今已40余年。
新左派关切的问题十分广泛,如英国社会逐渐面对的重要结构、历史性问题:晚期资本主义的特性;经济及政治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新形式;在各种形式的权力关系中,文化及意识形态所扮演的角色,等等。文化研究的出现也正是源于社会客观条件的召唤,是知识分子对二次大战庙英国社会的全面性反思。文化研究一开始就与英国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可以说是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文化政治层面的介入。
与以往历史上文化运动不同的是,50年代这场文化研究运动并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兴起,却很快成为一个学术潮流,并迅速走向学院化。1964年,在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e Studies,CCCS)。随之,社会文化研究学派也渐成气候。文化研究学派在发展初期是以辩论的方式出现的。郝嘉特(Rechard Hoggart)、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及汤普森等社会主义者的人道主义(socialist humanism)与新左派的观点直接挑战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化约论,强调具有创造力行动主体的重要性以及文化生产的决定性力量。文化研究派虽然以学院派的面目出现,但却反对传统学院派在文学与历史研究中那些精英化、贵族化的姿态,反对那种高高在上、将工人阶级文化排斥在外的做法。早期文化研究工作就把普通人的具体生活经验与文化产品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
大众媒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受众多、分布广,看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