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人眼中,会有100个关于这个城市的样子。因为我们相信,一座城,一个人,相互之间应该是有对话的,相互之间也是留有印记的。人是城市中的灵魂。一个城市因为有了人而有故事,有历史,变得生动起来。而人,也会因为周遭的种种,潜移默化,与这个城市的呼吸步调逐渐一致。
你们的生活,你们眼中心中的这个城市,是什么模样?
乐活
乐活很流行
当人们提出“城市显学”的概念时,竟然举出向以低调务实闻名的广州作为例子。竟然这个例子还让人觉得很贴切。至少,广州的“乐活”状态相当鲜明。
年轻的广州人,会不怕麻烦地查证,某一个广州话的读音或字义背后的典故,甚至专门发明一套
粤语字输入法来便于记载传承;会不辞辛劳地在即将拆迁的骑楼老街,寻找和重新定位那些曾经繁华鼎盛,记录他们曾经的故事;会用玩乐概念,在新兴地铁沿线玩“戏剧游击战”,提醒人们反思这里的从前当下未来,变化给生活带来的影响。而年长的广州人,会告诉后辈什么是“集体记忆”,什么是“活在当下”,上网、登山、走两极,与时俱进的是一颗从不衰老的心。
路上有“黑钉”,玩着过万元的自行车发烧友,便自发组织去拔钉,像一个最普通的环卫工人,也像一个最普通的市民。不完善的路况从来也不能消磨他们的热爱;说广州没有文艺气氛,散落城中的各种独立创作人,却都在用兼职时间做着自己的创作,而且“不仅设计,还要制造。”这是广州人落到实处的良好品质……
关于这个城市的一帧帧画面,有各种各样的人。这是一个因为人而可爱的城市———曾有朋友问,如果一个城市的治安状况,不能给你安全感,那么这个城市还有什么可留恋的?若干时日后,这位朋友到了另一个城市工作,才突然感叹:“这里大街上没有老年人,没有人情味,没有家的感觉。”
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
鷚杜鹃是广州城里最市井的路边花,因为它的命贱好养活,天天在路边天桥上呼灰吸土,满花满叶覆着尘,变成了“灰尘杜鹃”,但是开起来,它仍是红灿灿一片,透露出生机。
灰尘杜鹃,便是我2007年采访经历中最深的记忆。因为看到了很多很多平凡的人,在庸俗而琐碎的都市生活中坚持自己的追求,忍受着重复地失败与困境,但是他们的信念和自信不受损害,依然全力地展示出自我的特性和神韵。这些人非常可爱,就像日日绽放在灰尘里的鷚杜鹃。
我们在《新新生活》有限的纸张里,曾经报道了每个周末在少年宫里无私帮助智障儿童的义工、义务走进市民社区清理垃圾的环保人士、辛苦经营着全球互助慈善网站的笑星晴天、冒险自费前往南极考察的商人、放弃豪宅宁住大学纯净地里的“校园情节一族”、在性无忌的都市里坚守AfterWedding的白领女郎,还有为了音乐游走在昏黄酒吧里的民间音乐人、和说不清为了什么至今仍在各大高校英语角里义务教中国学生英文的外国人……
对于生活的坚持,我们在与采访对象谈论时语境是宽泛的,并不把壮观的感觉只投射在那些凸显人性美德的坚持上面,对于任何一种坚持,无论波及社会还是围绕个人,无论触及公益还是在私情里打转———当然不包括危害他人的那些———认为他们,都是美丽的。坚持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姿态,生活因为多样化变得有价值,更何况所有的这些都出自真诚的心灵。
即使被我们记录下来,这些人和事也未必会在历史中留下多少痕迹,他们终究只是些平凡人的平凡的故事。
如同每天走过路边的鷚杜鹃,看它们花开花落,春冬更迭,没有轰动效应,只让人觉得岁月悠长,生命无限。
不过,正是这一片鷚杜鹃,这一群平凡的人,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现世今天。
没有悲伤。大家都说“希望在明天”。不抱怨。大家都说“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里最普通的人,都会深切体会“乐活”这个近两年大红的词的含义。对于广州人,这是一个早已深入骨髓的生活态度。虽然,他们从来都不会说什么概念,往自己身上贴各种标签。
现实从来不会是完美的,乐活的心态也决不是粉饰太平,而是一种真正的勇敢。我们只能向着好的方向努力。而这过程中,就会不断有勇气,有感动,有继续前进的动力。“不管现实怎样,总是要爱人,总是要做善事,总是要建设……”德兰修女告诉我们。事实上,我们看到,很多广州人从来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他们总有快乐的眼神。
“要好好活着,做有意义的事。要活得有意义,就是好好活着。”在年末几部黑暗的大片包围中,许三多的话傻乎乎的,却掷地有声脱颖而出。这不仅是一个24小时都活着的城市,这还是一个懂得如何活着的城市。
造作
夜生活缤纷多彩
接近凌晨时分,QQ上跳出几个头像,是游戏里认识的学生朋友,他们近几天一直在为自己的游戏身份奔走。据说再过半个月,大部分网络游戏玩家如果没有完成相应的身份证手续确认,证实自己是成年人,就会在游戏中遭遇“防沉迷系统”。他们知道我的职业,想来问问有没有门路可走,但我明明知道只要封号七天左右,就可完成新身份证的确认,但那些小朋友们却连这几天也不肯离开网络。
为什么?现实世界太虚幻太造作了,而且离他们好遥远。这样的答案有点牵强,但是立场鲜明,他们主动与成年人划清界限。
但说实话,今年所接触的这个城市,确实是完整属于成年人的异域,齐刷刷地喊着口号迈向时尚都会的同时,一路小跑着,丢掉许多东西,而我们伸手抢回来的,却是清一色的面具。在统一的连锁品牌咖啡厅内,看见的是和北京上海一样的风景,有人发呆,有人用电脑上网,有人埋头玩填字游戏,深埋在店内的沙发超过一个小时,你的意识就开始恍惚,到底身在何处。
某次到澳门,看到老城区的特色,想到了广州的旧区,下定决心要去多逛逛,但回来之后,还是一头冲进天河的西餐厅内。年初时黄埔大道某路口那家西餐厅走红,外界评语很正宗,店内有一半的侍应生是不懂中文的外籍人士,提供的红酒是1980年系列的高价货,头盘是纯正的西式味道,尝了之后你会自然地吐舌头,但却仍然怂恿身边更多的人去尝试,因为我们知道这是身份的象征,你比别人先尝试,就是优势。尽管你心里很不情愿,在一个中国人的地方说英语,还要恳求别人一定听得懂你二十年内没有好好修炼过的发音。
就好像午夜开保时捷在沿江路飞奔、在新开的酒吧前徘徊、烂醉于调兑的鸡尾酒杯边、排队去抢购一样跟你没有丝毫关系的限量产品、在关起门来举办的时尚派对内艳压群芳……都能证明你是某个领域的玩家,也许有很多人正在羡慕你。但是千万不要随便去鄙视其他人,尽管你觉得浪费一天时间在虚拟世界的人很低等,你们之间持有的语言不相同,严格来说是无法交流的。
孤独
孤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人人都是与孤独作战的孩子。
每当回首一年,我们往往轻易想起了那些好的、耀眼的,而忽略了埋藏在心底深处的东西,尤其是那不愿被人看到的一角冰山。2007年,股市、物价、房产……整个社会以前所未有的快速暴涨冲击着每一个个体,热闹喧嚣的阵仗下,孤独并未被冲散,而是依然存在并且兀自蔓延,成为着这个城市的通病。
这一年新年之际,记者在城里的许多酒吧里找寻热闹,不期然却看到了一些失意。孤独的人们,他们并非如你所想,是如此那般的事业不如意、家庭不幸福,他们只是想要偶尔褪去光鲜的外表,倾听一下来自心灵的呼声,而夜晚就是最好的时刻,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越夜越依赖”的人,譬如,喜欢每天放工后只是“喝两杯”的年轻教师“石头”,喜欢“去某个固定地方、重复某个固定习惯”的中年老齐……更多的人,用交友、运动、逛街、K歌,或是活跃在各种社交场合来对抗孤独。
“如果有生而平等的东西,孤独就是其中之一。”暂时失业的铭仔连续两个月,每天坐在星巴克上网,他一面审视自己的人生,也审视着同样每天来此发呆的女孩,和同样捧着电脑来此小坐的会计男孩;几个年轻人每天都去楼下的便利店,可能只是买一支可乐,可能什么都不为,就为了踩一下点儿,听一听门铃的“叮咚”声……
失恋者有失恋者的孤独,婚姻里的男女同样孤独,在对都市人情感生活的探讨过程中,记者同样阅览并记录下孤独的许多种“型号”,渐渐却发觉:不管是哪种型号,诉说孤独的同时,每一对眼眸都暗藏希冀。或许可以说:倾诉才意味着决意摆脱,也许唯有承认了孤独,才能面对孤独、战胜孤独,这一年比一年更多的孤独万象,又如何不是城市人越发活得坦荡、渴望自由自在的标记。
每个人心底深处都埋藏着孤独的影子,这个影子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一点阳光和雨水,等待黑夜过后又是积极人生的样子———人人都是与孤独作战的孩子,圣贤曾说:逃避孤独是大众的选择,当普罗大众全都孤独,逃避就越发成了必然,这个集体逃避的过程,就越发值得收录。
低调
低调,重要的在于自己的内心
最初听到有人说广州人低调,是在那些隆重的派对上。因为我们不会穿太张扬的晚礼服,不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打扮自己,常常显得不起眼……这种“低调”多少带点轻视。然而,在这一年的“城记”采访当中,我们接触的往往就是喜欢这样低调的人和事,很多时候,如果没有“识途老马”指点,根本看不出在广州生活的芸芸众生中,他们会有什么特别。
去搜索城中老建筑之后,我们发现有一群人其实早已在默默用摄影记录广州的各种变化。70多岁的李瑞然老人,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开始“游摄”广州,家里的一厅三房中一厅两房半,都放满了关于广州的新老照片。我们给他做采访,他却忙着给我们拍照,一如小孩般雀跃。他对自己做的事情并不太在意,任由别人发出惊讶的呼声。地理系老师小斌是另一个“游摄”者,不善言辞的他毫不吝惜地秀他拍的照片、收集的资料,他甚至自费出版了一本小册子,但却为自己见报的事犹豫再三:“我做的事情没什么了不起的啊!”其实,他们不喜欢被旁人注目,他们只是喜欢安静地做自己钟情之事。
无论名人还是小市民,大家都爱去一些隐秘的地方玩乐。场地不豪华气派也不紧要,最要紧的是“要好玩”,外加实惠。在城市中日渐复兴的“台球城”不是藏身于小巷子里,就是门面破落狭小,不熟门路的人绝不敢前去,但去过一次又会上瘾———那扇其貌不扬的门后,原来人气超旺,设施早已更新换代,现在已经名成利就的桌球明星也曾在这里苦练!正所谓“大隐隐于市”,多少玩球二三十年的“老波骨”隐藏其中,非你加入慢慢观察,很难识别。
“新陶街”旧货市场楼像是个陈旧的旧货摊,但是识宝的人的会滔滔不绝地跟你说着它的好:如果你家里的电视遥控器坏了,任何型号都可以在这里找到;3、4楼原来是二手音响的集散地,时有经典款式的音响出现,让“发烧友”们看得欣喜若狂。
一个入行20多年的点心师傅,有可能精于水晶、木雕、象牙雕等的收藏;一个70多岁的老人家,只需要一副简单的老花镜,就能在米粒大小的象牙上雕画写字……有时候,这样的低调与事实上的反差,更让人觉得炫目。在资讯横行的年代,看到他们和它们,让你依然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