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变革|报价¥23.00|图书,科学与自然,科普读物,科学史话,段治文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23.00
目录:图书,科学与自然,科普读物,科学史话,

品牌:段治文

基本信息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页码:297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308049582

·条码:9787308049580

·版次:2006年9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是侧重在对科技史的研究,而对科学文化史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即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科技文化史的却很少。本研究尝试突破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围,力图从思想文化史角度,依据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的体制建构以及科学文化观念变迁等三个层面,对建国以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进行新的探索。

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实现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的融合,以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而且要实现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以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更要通过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冲破传统的制约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以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这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必由之路。

编辑推荐

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是侧重在对科技史的研究,而对科学文化史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即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科技文化史的却很少。本研究尝试突破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围,力图从思想文化史角度,依据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的体制建构以及科学文化观念变迁等三个层面,对建国以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进行新的探索。

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实现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的融合,以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而且要实现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以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更要通过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冲破传统的制约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以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这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必由之路。

目录

绪论:中国近代科技的源起及其历史局限

一、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新开端

(一)统一的人民政权建立:科技复兴的重要基础

(二)新中国科学的重建

(三)科技文化观念的第一次转型与民众科技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二、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科技战略思想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23.0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