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董敬芳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29 页码
·出版日:2007年
·ISBN:9787122003973
·条码:9787122003973
·版次:2007年7月第4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是以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为标准,在《无机化学》(第三版)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新版适当降低了基础理论的深度和难度,精选叙述性内容,压缩了篇幅,对实用性不甚广泛的内容以及一些与分析化学重复的内容做了删减,增加了每章学习目标,同时对配套的《〈无机化学〉练习册》也做了相应修改。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基本量和化学计算,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卤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硼、铝和碳、硅、锡、铅,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基础,氮族元素,氧和硫,配位化合物,过渡元素等。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化工工艺专业、工业分析专业的教材,亦可作冶金、轻工、石油化工等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及函授、电教的教科书或主要参考书。
媒体推荐
目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近年来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尤感匮乏。为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能在生产第一线承担主要责任的专门人才,编者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对《无机化学》(第三版)进行了修订,合并为一册。
改编时参阅了初、高中现行的化学教学内容和新近出版的部分《无机化学》教材,听取了使用本书的部分学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突出实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度,力求改编后既不脱离初中化学的学习基础,也不低于高中化学的水平,并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储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第四版)具有以下特点。
一、适当降低了基础理论的深度和难度。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最基本的理论学到手,对一些偏难、偏深的内容做了删减。如核外电子的排布只介绍了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还删去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共价键的类型(σ键和π键)、杂化轨道理论、分子间力(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难溶电解质的溶解与沉淀平衡、元素电势图、内配位化合物等内容。
二、精选了叙述性内容,压缩了篇幅,对某些实用性不甚广泛的内容做了删减。如缺电子化合物、亚硝酸、亚磷酸及其盐等。为了减少与《分析化学》某些内容的重复,删去了多硫化物、过二硫酸盐、砷、锑、铋的重要化合物、铁的配位化合物、钴、镍的重要化合物等内容。将过渡元素(一)、(二)合并为一章。关于离子鉴定,只保留了常见的、与无机化学反应密切相关的如Cl-、Br-、I-、SO2-4、CO2-3等离子的鉴定方法。
三、书中标有“*”的内容,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编的阅读材料一般为知识性内容,包括当代无机化学发展的某些新成就,供自学参考。这些内容可在教学中选择使用。
四、每章开始增加了“学习目标”,明确了应知应会的内容,以便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和要求。
此外,与原书配套的《〈无机化学〉练习册》的部分内容,也做了相应的改动。计算题后均注有答案,供参考。
书中绪论、第二、六、七、九、十二章由董敬芳改编;第三、八、十、十一章由唐志宁改编;第一、四、五、十三章由冯玉菊改编。全书由董敬芳统稿。
改编时,得到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热情指导。北京市化工学校孙凤琴老师对本书的改编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遗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7年3月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是以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为标准,在《无机化学》(第三版)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新版适当降低了基础理论的深度和难度,精选叙述性内容,压缩了篇幅,对实用性不甚广泛的内容以及一些与分析化学重复的内容做了删减,增加了每章学习目标,同时对配套的《〈无机化学〉练习册》也做了相应修改。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基本量和化学计算,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卤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硼、铝和碳、硅、锡、铅,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基础,氮族元素,氧和硫,配位化合物,过渡元素等。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化工工艺专业、工业分析专业的教材,亦可作冶金、轻工、石油化工等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及函授、电教的教科书或主要参考书。
目录
绪论
一、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二、无机化学的发展与前景
三、化学和无机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四、无机化学的任务与学习方法
第一章化学基本量和化学计算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