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73.60目录:图书,科学与自然,科普读物,宇宙天文,
品牌:C.弗拉马里翁
基本信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948 页码
·出版日:2003年
·ISBN:7563337911
·条码:9787563337910
·版次:2004年3月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16开
·套装数量:2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法国天文学家、世界著名科普作家C.弗拉马里翁所著,初版于1880年,遂成为传遍全球的科普经典,被誉为“法国图书馆镇馆之宝”。
作者以文学的笔墨、精美的图片,将奇妙的宇宙世界揭示在渴求新知的读者面前。全书共分七篇,分别介绍了地球,月亮,太阳,行星世界,彗星、流星、及陨星、恒星宇宙以及天文仪器等。
值得一提的是,译者李珩教授又根据天文学的新近发展进行了补充修订,使本书内容翔实而新颖。
作者简介
C.弗拉马里翁(Camille Flammarion,1842-1925),世界著名的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法国天文学会创始人,并创办《天文学》杂志。他是一位博学多才,口若悬河的天文科普奇才,他的天文科普演讲拥有大量听众,每办讲座都座无虚席。他的著作甚丰,尤其以《大众天文学》最为著名,由于该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法国科学院曾为他颁发奖金,法国还为此书发行了一枚特种邮票。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弗拉马里翁以作永久纪念。
媒体推荐
译者序言
卡米伊·弗拉马里箱是法国将天文知识传授给J—大读者的最有权威的· 位科学家兼诗人.他所著的《大众天文学》 书,白1880年山版以来,巨1925年作者逝世时为止,在法国就已印了13万册之多,并被翻译成了十几种文字,对各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实为—部很受欢迎的科学普及经冉名著,许多人因为读了这本书而热爱天文学,成为天文学家,如已故的法
国太阳和行皂物理学家李奥(Lyot),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
本书的特点是作者以文学的笔墨,生动的语言,对奇妙的宇宙进行了描绘。他为本书订下的座右铭是“科学知识应该大众化,而不应该庸俗化”。这本重新改写的1955年的新版本C过重962年,新版本已发秆子,16.5万册。成为一丰畅销扪,是根据原书的结构,由弗拉马里翁夫人、巴黎天文台台长丹戎先生以及核国几位天文学家改写而成的,补充介绍了近20年来科学的惊人发展和宇宙伟大奇妙的地方,使改与本成为既新颖而又完善的天文学典籍。
本书包括地球,月亮,太阳,行星世界,彗星、流星和陨星,恒星宇宙以及天文仪器等七篇。
第一篇详细讨论了地球的一种运动,从简单的自转以至它的轨道受到别的行早的影响所引起的摄动。又叙述了地球的起源和关十地质学与古生物学的简要知识,这是在这样一本书中所必须提到的。
第二篇在叙述月亮的大小、远近和运动之外,还详细地阐述厂它的物理性质和表面状况,并谈到了日食,月食的原理。
第三篇叙述了关于太阳的最新知识,如太阳内部原于核反应和太阳的无线电波。
第四角对每颗行星作了详尽的叙述,并附有许多精姜的图片,在火星一节中就有五十多幅。
第五篇叙述了彗早.流早和阳昆,其中对彗星的历史记载有很讦细的叔述,可供历史学家参考。
第六篇“恒星宇宙”,对现代天休物理学上的重要发现,如射电天文学、银河系旋涡臂的结构都有适当的叙述。
最后一篇简单地叙述了天文仪器,使读者明了天文学工作者所用的工具,和他们怎样领先这些精密的仪器取得以上所述的的惊人知识。
本书中有几节表现了作者和改编者 对于宇宙的神秘主义和叭心主义的思想,这些大多是属于节外生枝的文学笔墨,即使略去,对本书所要介绍的天文知识没有什么损害,所以我们已将这些议论删掉。译文中可能还保留一些不合辩叭物主义观旧中国的论调,希望明快依永,仍不失为一部世界名著。我们把它译成中文出版,针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起一定作用,使读者因读本书而热爱天文学,进而研究天文学。本书译成之后,承北京天文馆李元同志根据爷普及天文知识的经验,仔细校阅与注释,并更换了书中的某些插画,译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第一版是根据1955年法文原本翻译的,距今已20年了。可是这短暂的20年在天文学史上是非同小可的一段时间。事实上这一时间里,天文学表现出突飞猛进的惊人发展的趋势,在科学中当是首屈一指的。有人甚至认为这一发展可以和伽利略300年间积累的知识相比拟。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专为大众而写的书。自从1880年在法国出版之后,该书立刻成为传遍全球、轰动一时的科普读物,并被翻译成了十几种文字,被誉为"法国图书馆镇馆之宝"。它不但向大众传播了天文知识,而且还使许多人因此而热爱天文学,成为了天文学家。该书是普通读者了解宇宙的一本必读之物。
目录
《大众天文学》在中国(新版代序)
译者序言
原出版说明
第一篇 地球
第二篇 月亮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读者由直接观测或者通过照片认识了我们的卫星,天文学家用物理方法分析它的辐射而认识了它。可是读者不觉 不会满意,因为他还想知道月面上那些和地面上很不相同的各种各样的结构的起源。对此问题,天文学家只有凭直觉来推论,这样,常常被人难住。
月面盖着灰尘。这种灰尘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形成的?有人说,来自火山;有人说,来自陨星,因为100万年里落到月面的陨星足以铺成1毫米厚的一导。可是这种灰尘的性质各处有差异:在海里是暗黑的,而在墙垣上却又是炫目的明亮。陨星的微尘绝不同的现象。早期的月面学家想念月面结构是由于火山的作用,但今天的天文学差不多一致怀疑这个看法。我们应该假定这些灰尘的物质,主要是由月球箐面岩石的崩解而来。
这种崩解可以由小陨星的附落而引起,但是最重要的作用应当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太阳升起,土地骤然变热,因为没有大气,土地又特别吸热,于是温度增高很多。岩石的颜色不同,温度的增度便不一样,因膨胀不相同,岩石便会崩解。起初是受斜向的照射,使整块岩石的一边比另一边更热,这也就加速了它的分裂。分裂出来的小块再行分裂,而这种过程愈来愈快,因为这些岩石的表面积比它们的体积要变小得慢些。可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些岩块变小到透光的时候,这种过也就变得慢,因为在它们整个物体上是均匀地加热了。据对偏振的的确观测表明,这些物质很不透明,分裂还在继续进行,一直到颗粒的直径只有几分之一毫米那样的细微为止。这些物质分布在表面,像灰尘发那样在朋面上铺一层。在阳光下,它们形成不种很不导热的帘幕;在真空里,每一颗粒和旁边的颗粒仅有一点互相接触。相对于月亮上的“地质年代”来说,这种过程的经历是很迅速的。一切新的结构也就很快地被这种灰尘性的物质所覆盖,例如在直壁的陡坡上就能找到这样的证据。灰尘所以能够粘在那里,可以解释为是一种静电或者光电现象,更因为月面上的引力是微弱的缘故。
当一个环形山形成的时候(我们就要谈到它是怎样形成的),灰尘向各方喷射,它们在真空里走的是漫长的抛物线的路径,因为月面的重力只有地面上的1/6,所以这些灰尘被喷得相当远。它们铺在月面上成丝线的细长形态,造成环形山周围的辐射纹。近期形成的第谷和哥白尼两座环形山顶上的光圈,在小型望远镜里可以看见。它们的辐射纹洁白美白美观,并且拖得很长。形成这些辐射纹的物质,被射出的速度还不到1千米,这是真空里可能容许的数值。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7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