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胡蕴玉
基本信息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码:828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11708040X
·条码:978711708040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骨科学基础理论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为指导思想而编写的专业性学术著作,以骨科基础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为特色,较详细地阐述了近年来骨科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方法新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国骨科基础研究紧密结合临床论著的空白。
本书是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为一体的专业著作,由顾玉东、卢世璧、戴魁戎三位院士等30余位国内著名的资深专家和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共同编写。
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篇,共24章,约120万字。上篇为骨科总论,计9章,包括骨、软骨等的结构、代谢、功能、生物力学和骨折愈合过程的研究,以及骨、软骨移植、组织工程学、骨库及生物材料等内容。中篇为临床骨科疾病及相关研究进展,计11章,包括骨折治疗的进展、脊柱疾患、骨质疏松症、骨坏死、骨关节炎、骨与关节先天性畸形、骨肿瘤、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骨骼遗传性疾病及人工关节等。下篇为临床与基础研究方法、技术,计4章,包括骨科临床研究方法学、骨系细胞培养、骨骼系统病理学检测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骨科的应用等。
本书适用于从事骨科临床实践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对从事相关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也是一本具有重要价值的必备参考书。
作者简介
胡蕴玉,江苏常州人,195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一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
胡蕴玉教授在骨关节损伤、骨移植和周围神经损伤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异种骨移植的研究成果,破解了世界骨科界的百年难题。“重组合异种骨”既具有高效成骨活性,又不引起排斥反应,使动物骨能成功应用于临床。为进一步解决平、战时创伤造成的大段骨缺损难题,与清华大学医工结合,应用组织工程和快速成型技术成功研制了大段仿生活性人工骨。率先在国内建立了集生产、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骨库。
她先后主持参加包括国家“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军队重大课题在内的17项课题,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4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13项、全军“九五”、“十五”重大成果奖各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22部。是《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外科杂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与临床密切相关的骨科基础科学专著,以骨科学基础理论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为指导思想,,较详细地阐述了近年来骨科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方法新技术。内容包括了骨关节解剖、生理、生物力学、骨愈合及移植的生物学、组织工程、人工材料以及临床骨科疾病及骨科相关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新进展等,适用于从事骨科临床实践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对从事相关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也是一本具有重要价值的必备参考书。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骨关节的发生发育和形成
第二章 骨的正常结构、代谢及其调节
第三章 滑膜关节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第四章 骨骼系统的生物力学
第五章 骨愈合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1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