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ldquo;我们总体还是希望免费,希望每个用户都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服务。同时对高端用户,提供更增值的服务。%26rdquo;
口碑网的创业初衷
我在04年6月从阿里巴巴出来创业,当时做口碑网的目的是给网友提供一个衣、食、住、行、玩生活型的社区平台。2-3个创始人在一起投资8万人民币,其实最初是源于一次吃饭的切身经历,当时认为这将是一个对大家有帮助的平台,有好的前景。
中国互联网我们都知道最需要做的就是坚持,一定要坚持下去。当时我做了一个决定,把5万块钱投入到我们的网站里,另外3万就留做生活费。我们的想法是:需求会慢慢培养起来,一定会好起来的。一年之后,浏览量越来越大,口碑用户越来越多,会员发展到10多万人,很多人来我们这里查比如餐馆、找房子、租房子的信息。
中国分类信息的市场价值
中国有10多亿人口,每个人将来都有这样的需求,所以市场绝对是非常庞大的。去年餐饮消费已经突破1万亿,到2010年会达到2万亿的消费市场。
房产可能就更大,包括招聘、交友,每个行业都是很大的,都是以万亿计的行业。虽然本地搜索在美国也刚起步几年,现在美国仅本地搜索占搜索引擎的1/4以上份额。
未来我们可以想象每个人会通过这个平台去消费,去找到自己适合消费的场所,如餐馆、酒吧、租房。
信用是可以积累和共享的
有人以为自己某种分类信息需求如购房是一次性的,身份证审核没有必要。其实,分类信息涉及的范围很广,遍布生活的每个角落。比如今天租房,过一年会买房,过两天会吃饭、交友、找工作等等。虽然有些服务是间断性的,但所有服务串起来会发现遍布你生活的每个角落。你在租房、买房积累的信用,同时会在交友,或卖二手手机时体现出来。因为信用是跨行业的,个人一致和连贯的。信用不仅可以在口碑的整个分类信息领域共享,甚至可以跟淘宝、阿里巴巴共享。
这样,身份认证会给会员带来直接的价值,因为做了身份认证而更容易被人信任,比如有身份认证,房子会更好地卖出去。所以虽然我们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进来去发布和察看信息,但是我们会把这些愿意做认证的会员,会给他更高的荣誉和推广。
比如我们的诚信通,一开始很多人并不觉得有多大价值,但是随着好评越来越多,事实上很多人只跟好评多的人做生意。如淘宝很典型,只跟钻石级的人做生意,会觉得这对我的生意是有促进的,会愿意做这个事。
关于伴随身份认证的隐私问题,包括国家法律,美国也面临同样问题。关键是掌握即信用和隐私之间的平衡度。我们做信用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利用信用,做其它事情更容易,而不是去了解更多隐私。
应该说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成熟,需要很多尝试。我们认为信用的积累就把跟信用相关的东西抽取出来不会涉及到隐私,而是每个人都觉得受惠。如果每个人都是匿名,社区就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在中国做分类信息的建议
首先,任何太急躁的公司不太适合做这个领域。因为它的生命力在中国比较长,如美国Craigslist已经做了12年,日益渗透到每个老百姓的生活中,在中国口碑刚成立三年时间。
就像1999年阿里巴巴开始创建B2B,到现在已经8年发展,才有越来越多的商人在网上做生意,以及网上群体影响力的出现。它的发展很缓慢,但一旦发展起来会是爆炸式的。分类信息同样是这样一个领域。
我们为什么选择跟阿里巴巴合作?也是因为马云对这一块有充足的认识并足够支持,一般风险投资商会急于让你收入、赚钱,但是阿里巴巴不会提这种短期的需求。只要我们为网民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更好的信息,我们就能够有更大的投入去培育这个市场。所以,这一块我们有充足的耐心。
其次,要理性看待分类信息行业。长线的市场也说明分类信息领域一定需要很大投入,所以现在很多小公司刚进去又退出,这种现象非常正常。通过这一波振荡,分类信息发展以后会越来越倾向于理性。
再次,分类信息也是交易市场。分类信息与C2C类似,有服务方和被服务方。我在阿里巴巴5年的经验告诉我,在线交易市场是一个很大的社区,因为买方和卖方需要很好的互动。我们做的就是搭好平台,让大家进来交易、交流、沟通。
第四,做分类信息先在大中城市发展,逐渐向中小城市渗透。一个城市越大,像北京、上海、广州甚至像杭州这样的城市,有几百万人口、很大的面积,找一个信息都不容易,这时很需要一个平台。所以分类信息、C2C等一定是在大中城市先发展起来,以后会逐渐渗透到中小城市。
把握来自高端用户的增值收入
盈利这方面,我觉得需要经过长期培育市场。我们会边走边尝试,希望让每个老百姓将来都养成习惯,在本地这个平台上形成网友互动,会觉得这个平台的价值。
但是有一点要清楚,我们要把这个市场快速发展,一定要有一个收益模式出来。我们在整个社区发展过程中会做一些事情,如有些网友愿意做一些推广,获得更高、更增值的服务,我们就会在免费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如餐馆、中介等都会有很多这样的机会。
我们总体还是希望免费,希望每个用户都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服务。同时对高端用户,提供更增值的服务。
(节选自2007年4月媒体访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