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工作还比较顺利,我们正在作数据处理。图像处理完成后,要赶快把数据盘交给今晚起飞的民航航班,由他们带回北京,交给中国科学院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
5月15日16时,《科学时报》记者电话采访了正在重庆的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的科研人员。
目前,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的成员已经有7位在重庆,2位在成都。重庆的科研人员主要负责航拍工作,成都的工作人员则负责架设GPS基准站。
5月1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2架高空高性能航空遥感飞机飞赴汶川灾区开展遥感监测和灾情评估工作,当天下午即投入航空遥感作业。现场条件非常恶劣,但科研和飞行人员仍克服各种困难,完成2个架次共8个小时的雷达航空作业。现场作业组迅速进行数据回放和初级处理,部分快视和纠正数据已于当晚送达北京,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连夜对遥感监测数据作进一步处理,并开展灾情信息分析。
据悉,从15日开始,中科院遥感飞机将继续在地震灾区进行高分辨率的光学和雷达遥感监测,陆续传回监测数据并进行灾情分析,为国家和有关部门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依据。
“由于成都机场不易起降,另外,该机场的运输物资工作已经非常繁忙,因此,我们从重庆起降。我们的飞机速度比较快,从重庆飞往灾区仅需40分钟。”现场一位科研人员说,“但是,如果要光影图像测得好、精度高,就必须在灾区附近有GPS基准站,我们目前能够到达最接近灾区的地方就是成都,所以,有专人去成都建站。”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架飞机还在灾区上空作业。他们此次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作遥感飞行和影像处理。
卫星观测相对比较宏观,遥感飞行则属于近距离观测,能够较细致地看到灾区的情况,诸如山体滑坡、路面被堵等,都将在光影图像中有所反映。
据前方研究人员介绍,如果今明两天天气状况好,将再飞两个架次。这样,飞行活动就基本可以将整个灾区覆盖。
他们目前还不能确定具体返回的时间。研究人员说:“如果需要更为细致的灾区图像,则需要降低飞行高度,才能看得更清楚。”
这位研究人员同时告诉记者一个感人的插曲。他从机场搭车回来时,出租车费为50元,但当司机师傅知道他们是为了救灾而来的科研人员后,坚决拒收车费,两下争执再三,司机到底没有收钱。“我觉得很感动。”这位研究人员说。
5月13日,中国科学院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中科院的抗震救灾工作。参与此次活动的研究小组于13日上午接到通知,研究人员连夜准备各种器材和仪器;14日清晨,中国科学院的2架“奖状S/Ⅱ”型遥感飞机及相关科技人员已抵达灾区,并进行了两次飞行。14日夜,首批灾情监测数据已传回北京。(王莉萍 祝魏玮 张巧玲)
来源:《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