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于通信展期间的透露,截止10月中旬,TD-SCDMA终端已经有48款机型。不过,各家企业良莠不齐,就TD手机数量而言,两家企业更引人关注。近日,海信通信和中兴通讯均已对外宣称,其TD机型已达6款之多。除了“南中兴、北海信”外,似乎还无法再找到像这两家企业这样如此“执着”于TD手机的厂商。
南中兴北海信
“南中兴、北海信”是业界在TD手机招标时的一个顺口溜,在第一轮的中国移动招标中,中兴手机获得23.7%的市场份额,第二轮招标则为35%的市场份额;海信则两轮招标中总共获得2.5万部订单,名列第四。
这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是相符合的。从4月初TD放号至今7个月时间里,中兴通讯向市场推出了6款TD终端(包括一款数据卡),产品线也很长。
6款机型实际上相当于整个TD终端的1/8。这两家企业就占了所有TD机型数量的1/4。
而海信也是同样数量,“我们今年共计有6款TD终端推出,覆盖从普通功能手机到双网双带手机到数据卡到无线固话的全系列产品,这就是海信的规划,以便满足市场对TD手机从低端、中端到高端的多层次变化需求”,海信通信总经理王安恺说。
运营商集采和定制优势
从TD手机运营模式来看,其目前仍走国外盛行的3G手机定制模式,这也给了海信、中兴以巨大自信心——这正与原联通CDMA定制、集采模式同出一辄。这可能是两家公司希望在TD领域占据优势的主要原因。
中国联通旗下的联通华盛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培养了三星、华为、中兴、海信、LG、酷派等数家CDMA骨干企业,基本特点都是依靠技术起家,熟悉运营商定制,除三星为,在中国都是以CDMA手机为主。而TD的运营商定制模式恰好适合这些企业的特点。到目前为止整个TD手机产业的领头羊实际上仍然集中于中国移动第一批、第二批的集采厂商,包括中兴、海信、三星、LG、联想、新邮通等。业内的顺口溜“南中兴、北海信”实际上也证明了这一点。
目前中兴在TD、WCDMA、CDMA2000、WiMax、GSM、LTE均有相应产品。但其中唯TD投入较大。罗忠生对此解释称:“来不管是中国还是全球的市场,都是3G手机为主体,所以我们中兴作为业内的领导者来看我们必须提前投入,为此我们要承担我们的压力。第二,我刚才讲TD和W不是1加1等于2的关系,是1加1小于2的关系,从投入成本来讲是1加1小于2,技术成本是1加1大于2,两个概念。
海信通信总经理王安恺则称,海信从2001年开始就从事整个手机的研发,现有的研发队伍大约500人,每年在研发人员的投入上达到1亿以上。从CDMA到TD3G的终端方面都有了比较多的积累。在生产制造这方面,海信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一个大的生产基地,有11条芯片生产线,整个产能做到600万,模块做到800万。销售这一块海信在全国19个办事处、分公司,销售体系非常完整和健全,有能力把TD做好。
TD用户从100万到1000万不用很长时间
“海信通信也不是盲目地投入”,海信通信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海信通信的一份内部材料是如此判断的:数据表明,在未来两年内,新兴的3G终端市场年增长率将在5%至10%之间,规模约在1000亿到1200亿元之间。这可能是一直潜心研发3G多年的海信瞅准时机、开始发力TD的原因。
“TD作为新兴的事物,国内任何企业都没有成功的相关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借鉴,但是从国外对3G的运营经验来看,比如日本:比如日本上3G的时候,用户从零到100万用了2年的时间,但是用户从100万发展到1000万却只用了1年半”,王安恺如此看待TD的潜力。
他认为,TD技术将在应用过程中成熟,TD市场在技术成熟过程中扩大,“中国的TD-SCDMA在试商用进行了2个月之后,终端型号就达到了34款,现在达到48款,以这个速度下去,年底前突破100款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认为:中国TD的用户数达到100万和1000万显然也用不了太长时间”。
他最后如此批驳TD冒进论:“基于这种判断,海信通信在TD产品规划上实际上是根据网络环境、产品和市场成熟度所采取的循序渐进策略,仍然体现的是海信一贯的稳健风格,并非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