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片希望;
资助一名学生,培养一个人才,温暖一片人心。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在培
养一大批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充满深厚感情的学子的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建设者和接班人。它弘扬了重视教育、尊重知识、鼓励成才的社会风气,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工程实施8年来,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让我重拾跌落的求学梦”
“若不是三年前得到‘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资助,我早已与大学校园无缘了。”谈起自己的上大学经历,来自重庆三峡库区云阳县的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税务专业学生于小燕总是这样说。
于小燕是“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受助者。1998年,作为三峡移民的于小燕一家从小山村移民到云阳县城。然而,由于父母体弱多病,丧失劳动力,家里的生活过得十分拮据。2005年8月的一天,于小燕接到中央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她又喜又忧,喜的是终于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忧的是每年6000多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家里难以承受。为了凑足上大学的费用,父亲几乎求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但是十几年来为父母治病,家中早已将亲戚邻里全借遍了,况且他们大多也家境不宽裕。面对父亲无奈的神情,小燕的心头像打翻了五味瓶。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小燕决定放弃学业,和表姐一起去广东一家纺织厂打工。
就在于小燕绝望之际,“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如一缕温暖的阳光,让她重新燃起上大学的希望。在了解实情后,“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每年资助她5000元的生活费,让她顺利进入了大学。
“是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让我重新拾起跌落的求学梦,能够走进大学校门实现自己的理想;否则的话,我现在可能是一个四处飘泊的打工妹!“谈起往事,于小燕不无感慨地说。
有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资助,于小燕的学习、生活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但在学习之余,她仍然通过社会实践不断锻炼自己。在课余时间,于小燕坚持勤工俭学,最多时同时接过三份家教,不论刮风下雨,她总是蹬着自行车准时到客户家里。寒暑假,当许多同学回家与父母团聚的时候,于小燕还在北京奔波,发传单,做促销,当财务助理,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尽管被勤工俭学占据了很多时间,可于小燕年年考试都是第一名,每次都拿一等奖学金。于小燕坦言,她的大学生活过得很辛苦,每天只有夜深人静时才有时间看书学习,获得今天的成绩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由于品学兼优,表现出色,于小燕获得了中央财经大学的最高荣誉--“榜样中财”,还被学校保送读本校研究生。
“我是贫困山村走出来的孩子,是党和国家资助上学的学生,我没有任何理由在大学里得过且过、碌碌无为。贫困不是我们自卑的理由,贫困是我们奋起的动力!”于小燕时刻告诫自己。
温暖贫困学子桃李一片芬芳
于小燕是“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受益者之一。为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帮助西部地区培养人才,2000年中央文明委决定,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每年在中西部地区的2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选择部分品学兼优的特困生,资助每人每年5000元,帮助他们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业,同时,适当减免或全免受资助学生在校期间学费。2002年,“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向高中阶段延伸,开办高中“宏志班”。截至2008年,“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共资助四川、重庆、新疆、西藏等21个中西部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贫困大学生15021人,开办高中“宏志班”177个、资助贫困高中生15800人,投入资金3.7亿余元。
作为服务西部大开发的实际举措,“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为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铺设了一条成才之路、培养了一批对中西部地区感情深厚的本土人才。许多中西部的贫困学子像于小燕一样,因为“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得以继续学业,这些学生整体上积极上进,通过学校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成长为学习刻苦,成绩优良,表现良好,政治素质较高的优秀学生。相当一批受助学生在校期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比例远远超过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入党的平均值。在北京、上海两地就学的2000级至2004级受助学生中,有20%入党,17%被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还有51%获各类奖学金。而今,“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受助学生,已经有5届大学生本科毕业,4届高中“宏志班”的受助学生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业。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相当一批回到中西部地区工作,未回到西部的学生也纷纷表示将以不同的方式为西部、为家乡作贡献,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