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风起云涌的新技术让我们应接不暇,层出不穷的新概念使我们眼花缭乱,金融风暴过境后的惨状让我们唏嘘的同时,我们也开始反思,是不是早就应该将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上紧凑的日程?
1、新技术:风起云涌
企业新技术应用概念越来越多,有些或许让用户觉得云里雾里。它们只是概念炒作,还是能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考验?[详细]
2、金融风暴:突如其来
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动荡,站在风口浪尖上的IT行业,如何改变现状,寻求突破,是每一个IT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详细]
3、同舟共济:相信未来
前有新技术需要追逐,后有金融风暴带来的经济压力,CIO不如与CFO默契合作,和谐共舞,同舟共济。[详细]
即便是风雨不断,还是有他们这样的优秀人物。
他们都提到了在危机中创新,提升自己。因为有危机,更需要创新。
1、刘积仁:看到正面 视经济危机为机遇
2008年,随着美国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所带来的压力,所有企业包括IT企业无不感到“冬天”带来的阵阵寒意,这其中以外贸业务为主的外包企业尤为甚之。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积仁指出,金融危机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展现竞争能力的必上一课,中国企业应该把金融危机看着是一种机遇,并且,他把企业创新放在了议题首位。[详细]
2、金达仁:中国企业应以创新求生存
市场经济的残酷性促使人们思考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才能转危为机,持续稳定发展。我的想法是除了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扩大内需外,企业要加强市场预测分析,适时调整竞争战略和产品结构;要加快建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体系,掌握核心技术,研发出具有高附加值产品;要加快信息化进程,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且落到实处。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详细]
3、徐少春:经济危机下企业需要管理创新
从“个性化ERP”到“企业管理专家”,徐少春对企业战略与运营管理有深刻体悟,对市场的真切把握体现在其具有震撼力的市场活动上。自1991年创办金蝶以来,徐少春一直致力于企业软件事业,不仅还凭借其超前的技术敏感性以及对全球管理软件产业趋势的准确把握,带领集团实现了中国管理软件三次技术革命。[详细]
4、王文京:金融危机正是企业练内功好时机
王文京称中国企业前几年都忙于扩张,现在反而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好时机,企业练内功很重要一点就是为下一轮经济周期做准备。在会上,王文京谈到管理软件怎样帮助中国的企业转型升级上发挥相应作用。[详细]
回顾2008,我们一路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