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重组、3G牌照发放,CDMA俨然向人们描绘出了一幅壮美的蓝图,这让本已“失宠”的CDMA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青睐。然而我们也该看到,CDMA的高成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扼住了这条产业链的“咽喉”。
本刊记者 崔婷婷
在2月13日的“中国电信移动终端产业合作高层论坛”上,中国电信向人们宣称:今年5月份要实现3G手机(CDMA2000EVDO制式)的规模商用,全年新增3500万用户(这意味着CDMA手机的市场容量将达到5000万部),力争三年内使CDMA用户达到1亿左右。这一连串的豪言壮语再度兴奋了整个CDMA产业链的神经。
易主中国电信之后,本已日薄西山的CDMA终于有了起死回生的希望。轰轰烈烈的C网招标,800亿元的投资计划,3G牌照的正式发放,中国电信接手后采取的一系列动作,让人们对已然“失宠”的CDMA重新找回了信心—就在几个月前,身为终端老大的华为还曾为赢得C网招标不惜采取饱受诟病的“超低价”揽标。
如果一切如人所愿,中国电信的CDMA2000顺利发展,与中国移动的TD-SCDMA和中国联通的WCDMA一起进行良性竞争,或许我国离真正的3G商用时代将不会遥远。显然,实际情况往往会与表面现象存在差距。对CDMA来说,更大的挑战似乎并非来自其它两位竞争对手,这条产业链内部存在的问题,或许才更值得关注CDMA产业的人们深思。
“目前CDMA手机的成本还是比GSM的要高,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论坛上,威盛副总裁蒋建平指出,形成CDMA成本高的原因有:专利技术的入门费用,提成费用,以及不同厂商的提成费用存在巨大差异等等。而问题的根本便在于CDMA产业链上游厂商高通对专利的垄断。
这其实并不是新话题。高通的“飞扬跋扈”在业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几乎所有与CDMA产业相关的厂商都听闻过或者领教过高通的“剥削”。既拥有1400多项有关CDMA的专利,又为该产业芯片垄断供应商的大鳄,高通不仅要向进入CDMA领域的芯片及手机厂商收取约为100~200万美金的入门费,还要按手机销售价格收取4.5%左右的提成费用。高昂的专利费让高通赚了个盆满钵满:2008年,高通从专利费上获得的收入占公司营收的40%以上。这在业界是绝无仅有的。
在一个产业当中,某个环节卡壳必然会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在高通的“盘剥”下,CDMA的成本高居不下—目前市场上一款同样配置的手机终端,基于高通芯片的CDMA手机最终成本要比基于联发科芯片的GSM手机成本高出20%以上,这导致每况愈下的手机行业的利润更为有限。不仅如此,有些运营商如澳大利亚的Telstra已经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放弃CDMA转向了WCDMA;而世界最大的CDMA设备商阿朗和北电均已裁减了CDMA部门。
可以想见,如果高通依旧“我行我素”,CDMA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制约。事实上,今天的高通已经尝到了独断专行的“恶果”:诉讼不断、盈利能力下滑并被迫停止尽管优秀却让运营商“敬而远之”的UMB无线技术(CDMA在后3G时代的演进技术)的研发。在CDMA产业,高通正在失去具备“嚣张”的资本。
如果说这种局面对于高通是一种积累而成的必然限制,那么对于中国电信及其他产业链相关厂商来说则显得有些凄凉—CDMA显然已经对高通有了太多的依赖。此时,发展自己民族的专利和技术成为中国通信业的强烈呼声,当然这毕竟任重而道远。就目前看来,逼迫高通降低专利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这需要CDMA产业链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