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银行铺垫了银行增值业务的未来之路,它如何成为撬动金融创新的金钥匙?
本刊记者 马荟
有这样一个场景:上班族A早上在街边买了份报纸和可乐,不需要投币也不用找零,他用手机在专门的终端机器上一刷,就完成了支付。随后,A先生又用手机把儿子下个月的交通费打到了儿子就读小学的账户中。在去公司的路上,A先生接到紧急通知,马上用手机给老板订下了当天下午飞往罗马的机票。而A先生所在公司的出纳,此时正在手机上按下六位数的ID号码,把手机变成一台可以自动操作的银行出纳机器,给A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发放当月的工资和奖金……
这并不是2046年的科技幻景,在日本或者韩国,移动银行所能触及的范围已经深入到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大到高额资金的转账,小到几块钱的生活支付,一部手机既是电子商务的终端节点,又扩充了银行柜员机甚至是ATM机服务范围。
实际上,移动银行串起了一条产业链。手机用户把传统银行业务与手机绑定,对于银行业务规模来说将是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同样,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享受各项金融服务,移动互联网所支撑的科技内涵将越来越贴近传统、贴近百姓生活。
移动银行涉及银行、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三个环节,技术上的门槛只是表面,移动银行在三者之间利益分配和业务协调上却明显力不从心。要想把这条链串起来,并不容易。
山芋好吃,烫手
上世纪末,手机基本完全代替了人们腰上别着的BP机;移动银行,几乎与手机普及的节奏同步紧跟着在本世纪初出现。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3G的推动下,手机俨然成了移动的“小电脑”,然而,处在半熟期的中国移动银行,成长的步伐却走得有些艰辛。
市场研究公司IE Market Research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将从2007年的5.40亿增长到7.38亿;根据中国银联统计,中国目前“活跃”银行卡数量为8000多万张。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近十倍的数字空间诱使银行开始在增值业务上寻找出路。高端手机的逐渐普及,中国3G也已经由蓄势转化为实际的动能,中国未来移动银行将逐渐发展成为类似网上银行的、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的成熟平台。并且这个平台将会更加自由、便捷、高效。
目前,我国移动银行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中国用户对手机查询账户余额、明细、消费积分等信息可能并不陌生,但要用手机进行资金转账和远程汇款,就难免对安全性有些担心;如果用手机缴纳水、电、煤气、电话、交通等各项银行代理的缴费业务,更怕一旦应用就会被按月扣除相应的服务信息费,并且有些收费标准并不透明。
由于没有统一的技术规则,移动银行出现了不同银行接口不同、不同银行用户界面也不同的情况,而随着IT创新引发的金融业内部业务流程的变革,银行之间的业务流程和操作也不统一,银行间的业务和合作少,彼此“兼容”的能力差,而这不仅给软件开发带来难度和额外的成本,还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大的混乱和不便。
移动银行尚在蹒跚学步,传统行业与IT联姻如何跨过阻碍?
三人成戏,同行
移动银行涉及银行、移动运营商、系统集成商三者关系的互动与互补。
对于银行来说,统一业务流程和操作,是各银行间进行业务合作的基础,也是移动银行实现跨行业务的前提。
运营商在搭建了基础平台的同时,应该适当“放权”来调动银行和系统集成商的积极性。
系统集成商就整个金融业务和移动互联网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细致的移动银行体验。
角色有了,这出戏又该如何唱?根据业内专家的观点,大致有四种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