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政府启动新一轮电信重组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形成适度、健康的市场竞争格局。的确,通过中电信收购联通公司的C网,联通公司和网通公司合并,可以机械地提高市场落后者的市场份额,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电信市场竞争格局。但形成有效竞争格局更重要的是市场落后者独特竞争能力的形成,这种竞争能力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照搬竞争对手的竞争手段,它要根源于企业的自身实力,要为企业增加收入和利润。惟有如此,市场落后者才能逐渐缩小和领先者的差距,有效市场竞争格局才能最终形成。遗憾的是,在3G元年的中国电信业市场上,中电信和联通公司的竞争手段仍然乏善可称,而市场领跑者中移动却能凭借其雄厚的市场根基不断扩张市场版图。
中电信目前竞争的主要手段还是为竞争对手所广泛采用的价格战。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种竞争手段对市场落后者来说是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因为其不拥有规模经济优势,而电信行业是规模经济的代表性行业。中移动降价可以做到“伤人不伤己”——在打击竞争对手的同时自身的利润空间还可以保证,而中电信降价则可能造成“两败俱伤”或者更严重的“伤己不伤人”。
联通公司今年仍然延续着模仿中移动的市场竞争套路:比如推出的全国通用的手机充值业务——“一卡充”充值缴费卡,而类似的服务中移动早已开展。缺乏特色市场竞争手段的联通公司将很难扭转其被动局面。
反观中移动,2009年初继续在既有的市场优势基础上高歌猛进。中移动除了继续打资费战之外,还亮出了有别于竞争对手的“杀手锏”。广东移动公司将在深圳和广州两地推出TD无线座机业务。此举颇有“围魏救赵”般的妙处,在竞争对手攻击我移动市场的时候,我则通过攻击对手的老巢——固定市场来达到驰援移动市场和缓解移动市场压力的目的。另外,中移动还打出了“服务牌”,据了解,中移动09年的重点是推出六大服务举措。
照此趋势发展下去,领先者中移动的市场地位将依然牢固,市场落后者中电信和联通公司的市场地位将依然难以改变,第三次电信重组的初衷将很难达到。若套用三国演义的经典来分析现在的电信市场,尤其是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移动是割据北方、实力最强的曹操,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更像是得到诸葛亮和进行“隆中对”之前的刘备,这时候的刘备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竞争手段,基本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跟着曹操的节奏行事——曹操攻击自己时就被迫防御、曹操松懈的时候就主动骚扰一下。在和诸葛亮进行隆中对之后,刘备的命运才得以改变,明确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和竞争手段,即占据“人和”,先取荆州立足,后夺四川和汉中为基,成就三足鼎立霸业,然后再谋划中原。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现在急需的是有一次自己的“隆中对”来改变市场命运,明确自己与众不同的移动市场战略目标和竞争手段,而不是亦步亦趋,重蹈中移动行动的覆辙。
当然,改变现有市场格局还可以继续借助政府的力量,但遗憾的是,近期工信部领导表示,非对称管制政策的出台没有时间表。由工信部主导的在天津和海南进行的号码携带试点的相关工作虽已开始实施,但可能在2009年底才正式向普通消费者推出。而且,从去年出台的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政策来看,由于其具体的实施细则不明确,从而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市场落后者能够从中获得多大实惠存在很大疑问。
可以说,市场落后者竞争能力和政府非对称管制政策的缺失,注定了我国通信市场,尤其是移动通信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竞争失衡局面,市场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有待时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规划研究院市场经营研究部 吕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