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触底的言论已经开始此起彼伏,何时反弹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上周,全球手机巨头索尼爱立信宣布裁员2000人,这是继1月份宣布裁员2000人之后,09年的第二次裁员。索尼爱立信寄希望于裁员这把利器,来达到自己的削减成本的目的。
但索尼爱立信的问题,并不在于用人成本,而是自身产品更新太慢。
2009年全球手机市场销量较2008年的约11.9亿部至少下降10%,这是索尼爱立信对当前市场的需求判断。市场需求疲软,产品库存积压,是索尼爱立信裁员的根本原因。借助裁员来解决产能过剩和库存积压,成了索尼爱立信屡试不爽的办法。
所有的手机厂商,面对的是相同的市场。虽然诺基亚也预测过手机市场需求削减,但这并不意味着手机行业的机会在减少。2009年,诺基亚开始信心满满的进军韩国手机市场,戴尔也希望进军手机领域。这就意味着,手机行业,并不是所有生产厂商的冬天。
实际上,裁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对于节流,开源似乎更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索尼爱立信的优势在于融入了Walkman的音乐手机和Cyber-shot的拍照手机。更多流行时尚的元素注入,也为索爱吸引年轻人群,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索尼爱立信的新品推出速度很慢,给了索尼爱立信致命的打击。苹果的iPod可以流行十年,虽然无数的高仿和山寨充斥着市场,但相对来说,苹果迷的品牌忠诚度还是很高的。索尼爱立信的更新换代慢,则为翻新机市场提供了机会。
淘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淘宝的索尼爱立信手机销量不错。但记者发现,很多索尼爱立信畅销机型,售价远远低于市场均价。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这全是翻新手机。索尼爱立信的出货量,并没有为索尼爱立信公司带来利润。只是让索尼爱立信手机外壳制造商和二手贩子,赚得盆满钵满。家乐福等超市的手机专柜,索尼爱立信的柜前也是看得人多,买的人少。
索尼爱立信公司的高层人员变动,也成了这家公司的一大现状。从索尼爱立信公司公共及政府关系副总裁,到索尼爱立信公司高级公关经理,都先后因各种原因离职。尤其是宁述勇,被媒体誉为“生是索尼爱立信的人,死是索尼爱立信的鬼”,最终也选择了离开。作为索尼爱立信的对外形象负责人,没有什么比这些人的离去,更能说明问题。
最后要说的,是索尼爱立信的用人成本。很多索尼爱立信公司,签的都是第三方合同。之前曾经有索尼爱立信员工披露,被裁员掉的员工,只能拿到一个月的补偿金。而据了解,此次索尼爱立信裁员,其主要对象为基层人员。而这些人的用人成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索尼爱立信寄希望于裁员,可以为公司节约大约4亿欧元的资金。而在此过程中,是伴随着大量熟悉索尼爱立信文化的人离职。前面已经说过,包括中国珠三角在内的制造业,已经开始陆续接到订单了。经济的回暖就在眼前。如果手机行业的回暖,出现在索尼爱立信赔偿N+1个月之前,那么索尼爱立信的裁员,将会遭遇彻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