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外企业大面积破产,而中国的中小企业却悄然崛起、广受关注。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当信息失灵使中小企业遭遇市场“盲点、阻碍”的时候,应该及早调整思路,以备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走出去”已成为时下的热点问题,但中国的中小企业是否也能趁势去海外“抄底”?
对于中小企业崛起的现状,早在20年前就有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曾在其1973年发表的著作《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充分分析了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及作用。而此后的30多年间,世界范围内企业结构专业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证实了他的论证。
当然,中国也不例外,据调查,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3%,对GDP的贡献值也高达60%,即使是在今天的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中国的中小企业也在逆市突起,特别是有业务根基、贸易实力强和有高科技项目的企业。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福建省委员会秘书长彭华民的话说,“中国的中小企业与20年前已大不一样了,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这些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技术创新、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仅如此,许多迅速成长的中小企业还正悄悄地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比如新兴领域——信用行业的迅速发展。
4月23日,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研讨会上,中国信网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事务部经理杨舒婷对本报记者表示,与以往不一样的是,近两年,从我们掌握的大量的数据说明,国内的中小型企业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为了能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管理好其信用,做好前期融资,我们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合作。
实际上,对比发达国家的情况可以看出,在美国70%以上的创新是由小企业实现的,光纤检测设备、心脏起搏器、光学扫描器等都是美国小企业发明的。近年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专利的65%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
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中小企业往发达国家“走出去”也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一些中小企业正在跃跃欲试、借机遇“抄底”海外,壮大自己。
同时,更多的海外国家也向中国的中小企业频伸橄榄枝,并一致看好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政府经济发展署投资开发处的王学玮对《中国产经新闻》表示,我们对中国的企业充满信心。此外,加拿大安大略省国际贸易和投资厅投资局高级投资顾问祁放同时对本报记者说,我们都非常看好中国市场,这与中小企业的兴起作用是密不可分的。中国这个市场没有人能忽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在中国设立两个办事处(美国两个、中国两个、其他国家都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