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勤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从银行获得400万元贷款,这家企业用于抵押的不是土地、厂房或生产设备,而是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作为全国第一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南海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贷款难”。
民营企业是南海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来“六个轮子一起转,三大产业齐发展”的南海模式造就了一大批民营经济,在铝型材、纺织、陶瓷、五金等行业具有全国领先地位。同时,南海知识产权工作走在全国县级区域前列,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2件、各类知名商标超过300件,累计专利申请超过4万件。
2008年南海实施“雄鹰计划”一厂一策扶持企业发展,许多企业反映缺乏固定资产难以获得银行贷款。2008年12月南海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后,引导企业采取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商品化,从而获得银行贷款。
记者了解到,维尚家具、大福摩托、昭信集团、南方风机、浩迪科技等5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长型中小企业也与银行签署了合作协议。
南海区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岑镜苏说,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可以把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向银行质押获得贷款,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获得资金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另一方面使企业更加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推进从投资导向型向创新导向型转变。
为鼓励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融资,南海区出台政策,利用专项资金用于冲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所产生的财务费用,单个企业最高贴息资金40万元,贴息比例最高可达应付贷款利息额的35%,时间最长可达1年。此外,对于具有行业资质获得银行认可与区知识产权局达成合作协议的知识产权质押评估业务的中介机构,到南海开展此项服务区财政补贴基础服务费4万元。企业到中介机构评估并获得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对中介机构给予融资中介费补贴,减少企业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