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网络在技术上和资费上需要消费者了解的更多,但这对一般消费者而言是颇为困难或者麻烦的,移动、联通和电信的3G网络在各方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使得用户在选择合适自己的3G网络时也会颇为迷茫,TD-SCDMA、WCDMA、CDMA那个才是你的最佳选择?让我们为你拨开迷雾,选的明明白白。
电信CDMA2000数据业务资费分析:

以北京电信为例,针对普通用户主推是半年和全年本地上网卡礼包,每个月使用费用为160,上网卡费用为300。每个月包含300小时本地上网时间和5小时国内漫游上网时间,这个就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0小时的使用时间,相信对于大多数用户都够使用,而5小时漫游也能够满足一般偶尔需要外出普通用户的需要。如果你是经常需要外出的商务用户,也可以依据自己需要选择全国漫游套餐。超出部分的收费为0.05元/分钟,也就等效3元/小时。
速度方面,目前大多数地区部署的CDMA2000为A版本,理论速度为3.1Mbps,晚些时候还会将目前的A版本升级为B版本,带宽也将提升到9.1mbps,但这同联通的WCDMA 3.5G HSDPA的14.4mbps理论带宽还是有差距,但这个仅仅只是理论数据,实际情况要更多的考虑基站分布、用户数和主干线路带宽等因素。
CDMA2000的数据业务采用的是按时间收费的方式,而不限制流量,这样虽然看起来对用户比较有利,那很多用户在带宽使用方面就不会怎么节制。而用户终端到CDMA2000基站则是采用共享带宽的机制, 就很有可能在初期会出现用户大量使用如在线视频、下载这样高视频带宽需求的业务,而导致速度缓慢。不过电信相当于联通和移动有更为强大的基础有线网络和更大的主干网数据带宽接口,这方面的问题相对有些优势,而采用了限时而不是限流量的收费方式。另外在部分热点区域,电信在将来还会部署带宽更高的WAPI网络,用户线路可以在EVDO和WAPI间切换。
中国电信目前还没有正式公布语音业务和视频通话的收费标准,在此我们不做列出。
提示:
中国电信的CDMA2000网络,月使用费的门槛比较高,但对于流量需求比较高的笔记本用户,无疑CDMA2000在价格上会有更为明显的优势,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的有线网络。
现有的大多CDMA卡在插上EVDO终端后大多都直接支持3.1Mbps速率,如果用户的CDMA卡比较老,可以联系电信升级PRML来实现对3G的支持。
移动TD-SCDMA数据业务资费分析:

移动的3G数据服务收费模式是按流量收费,这样的模式对于主要仅适用即时通信工具、处理邮件这样低流量应用的用户就比较划算。并且移动的3G收费门槛比联通和电信更低,用户选择套餐可以更为灵活。按100元套餐同电信和WCDMA的资费比较,用户一月有2GB的流量限额,平均每天用户大概可以使用68MB流量,按照一般用户的使用习惯,如果主要进行Web浏览、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和处理邮件,对于一般用户而言,也是足够使用了。
但对于网络应用流量比较高的用户,如经常需要下载、或者观看在线视频,TD目前的收费模式就明显不合适他们。 尽管这样的流量收费模式可能会使得用户不爽,但这样也在一定程度迫使用户合理使用带宽资源,从而使得网络节点整体速度更高,提升用户网络使用体验。
联通WCDMA数据业务资费分析:

联通的WCDMA数据流量资费标准同移动TD-SCDMA基本一样,但在超出部分资费略低。但移动在可用的手机选择和理论连接速度上有一定优势。如果用户仅是用于上网,而不用考虑保留原有GSM手机号,一般来说联通的WCDMA比移动的TD-SCDMA更值得选择。语音业务收费

目前仅移动TD-SCDMA和联通WCDMA公布了官方的语音通话标准,我们在这里选取最基本的套餐资费进行对比,具体资费近看上表,其中资费占优的我们将会以红色底色标出。我们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普通市话联通WCDMA资费比TD-SCDMA要低,但视频相关的资费比TD高。

另外在目前各个运营商都有相应的语音通信的套餐,所以3G语音服务实际资费水平会比上图对比的要低。
结论:
综合比较,如果你需要在笔记本上长时间使用3G网络,会产生较高的流量,你甚至期望它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有线网路,那么电信的CDMA2000是相对较好的选择。
如果你希望保留原有GSM的移动手机号,但又想使用3G,那么移动的TD-SCDMA就似乎是你的唯一选择。另外TD-SCDMA网络建设较早,在网络覆盖、视频通话上目前也一定的优势,这也是TD网络的一大优势。不过目前支持的手机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相对较弱。尽管还是有三星、多普达的智能机,但TD手机终端质量还是明显弱与WCDMA和CDMA2000,甚至诺基亚、索尼爱立信等知名品牌目前都很少有支持TD网络的机型。如果你是比较重视手机本身的用户,那估计TD的手机比较难得满足你的要求。
WCDMA是理论3G网络速度最快、支持机型最多的网络,在这两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联通的网络布置和优化进度相对较慢,资费标准也较高。合适对机型和网络速度要求较高,经济承受能力较强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