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业务被视为电子商务的助推器,一度完全由电子商务企业自己承担。在电子商务企业业务规划过程中,随着对第三方支付细节与银行业务的了解加深,这些企业的决策者往往放弃对自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开发,转而选择专业的第三方支付合作伙伴。
可以认识到,自行开发第三方支付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
政策门槛:政府对于银行相关行业监管力度较大,没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想通过银监会、人行等管理部门的层层审批极为困难。同时国家对于外资企业进入银行相关行业的控制较严,限制了外资背景的互联网航母企业的活动范围。
资本门槛:第三方支付涉及金额巨大,从业的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才能确保保证金头寸的规模和抗风险能力。
技术门槛:第三方支付的核心技术是安全与接口技术。其中,安全技术至关重要,国际、国内对此有几位严苛的认证标准。例如我们在环迅IPS网站可以看到的PCI-DSS安全认证,是一项包含6 大领域 12 项200项审查内容要求的规范,认证成本高周期长,一般企业难以承受。
当前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的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与电子商务平台关联的,如支付宝等;另一类是独立运作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如环迅IPS。通过对于这些企业业务与发展战略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趋势:
1、第三方支付前途广阔。
根据CNNIC的23次互联网报告,中国网民已达2.9亿,其中参与网购的有7000万,使用网络支付的达5000万。网络支付的年增长率达56%。

根据报告揭示,美国、韩国互联网用户网购比例达70%,也就是说网购以及网络支付可望在跟随互联网自然增长的基础上,比例上仍有翻番的可能。
从互联网界的情况看,以京东商城、凡客诚品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业态正在迅猛增长,甚至完全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社区电子商务也在悄然兴起。----一切都为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三方支付逐步开始走向专业化。
第三方支付业务一直分为依附电子商务平台、独立运作的两大阵营。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依附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第三方支付发展很快。然而,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众多电子商务企业在选择第三方支付方式的时候,无法回避这样的问题:选择本身拥有淘宝电子商务平台的阿里巴巴集团的支付宝还是选择专业运营第三方支付的环迅IPS等?
3、第三方支付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广度。
深刻审视第三方支付模式,我们可以认识到,广度是第三方支付的业务发展核心。
数据显示,国内目前有14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2家全国性独资银行,114家地方商业银行。除了我们熟知的5大国有银行以及招行以外,第三方支付可扩展的空间仍然非常广阔,盲区巨大。从各家支付网站来看,支付宝以60家合作银行数量一枝独秀;专业第三方支付企业中,环迅支付奋起直追,在近期签下杭州银行、南京银行等以接近30的数量超越了许多著名公司。
就2、3梯队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看,借助于电子支付方式与专业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技术力量拓展业务,是一种投入低见效快有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模式。例如南京银行,我身边许多人通过南京银行卡领取工资,过去该行的自动取款机一直不是很方便,排队也很长。其结果是客户会定期取款存到几大国有银行或者服务更好的招行。当第三方支付企业介入,可以方便的通过网络缴费、通过环迅支付的服务跨行还贷,用户的习惯将发生巨大变化,将不急于转存。
我们看到,地区性的商业银行数量众多,通过地区优势积聚起来的社会资金数额巨大。同时,会使用网络电子支付的用户也在迅速增长。
4、第三方支付领域已经出现精准化、定制化服务。
缴费、还贷是两大困扰银行与储户的主要问题,是银行排队的成因。
对银行而言,代收费业务造成柜员业务复杂,生产率下降甚至略微亏损。但是,地方银行往往为了收费机构的大额公司存款不得不免费提供这类服务。对于年轻的、会使用网络的用户而言,经常为了很小数额的只要1、2分钟的缴费不得不浪费几十分钟时间在地方银行的排队。
我们看到,支付宝推出了缴水电费的服务,环迅支付推出了跨行还贷服务,而中国移动的网站上也挂出了通过第三方支付充值的服务。可以预见,电子支付缴纳保费的服务也会很快出现。
我们还可以看到,C.A.T与ICPAY(国际信用卡支付)服务也在第三方支付业务中出现,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实现以前,我们无法期待个人用户的实质性增长。但是我们可以认识到这对于外贸企业支付带来的便利。
电子支付正在逐步将我们从排队这样毫无意义的时间浪费中解脱出来,社会的进步就是先人花1小时排队,而我们将这一小时用于在鲜花与林荫的小路上散步或者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