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的罗彩霞5年前被同学王佳俊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王佳俊要顶替罗彩霞上大学,首先要获得罗彩霞的录取通知书,然后凭录取通知书和罗彩霞的户口等材料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户口迁移、到教育部门申领档案。罗彩霞没填报贵州师大为何被贵州师大录取?本来应该给罗彩霞的录取通知书如何被截留?王佳俊是怎样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由湖南省纪检委、教育厅、公安厅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昨天抵达邵东县,当地教育局长正在接受调查。
■一问 录取通知书从何来
2004年高考,罗彩霞考了514分,比本科线低了17分,当时罗彩霞填报了3所湖南省的大学,第一志愿是湖南人文学院。罗彩霞解释说,因为这个学校刚刚成立不久,也许会降分录取。但罗彩霞在当年没有收到任何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她说:“最可笑的是,我根本没有报考过贵州师范大学。”
据王佳俊和罗彩霞的高三班主任张老师介绍,2004年班上所有学生填写录取通知书的邮寄地址时都写的是学校,但当年学校未收到过罗彩霞的录取通知书。历年高三学生考入大学的电脑记录显示,2004年王佳俊和罗彩霞都没有被高校录取。
据邵东县教育局招考办主任申晓云介绍,在县招办2004年的高考录取信息中,没有查到罗彩霞和王佳俊的信息。也就是说,2004年,罗彩霞和王佳俊两个人都没有被高校录取。
由于王佳俊的父母对此避而不谈,因此王佳俊如何获得罗彩霞的录取通知书就成了一个谜。
■二问 怎么办的户口迁移
邵东县公安局负责户籍工作的唐队长说,罗彩霞的户口2004年没有迁走,是2005年她自己迁到天津师范大学去的。他说:“王佳俊有可能在哪个地方搞了一个空白的迁移证,再盖了我们派出所的章,印章很可能是假的,我们正在查这个。”
罗彩霞的户籍在2004年并没有被迁出,那么王佳俊当年报到时所持的户口迁移证又是谁开具的呢?户口迁移证都有编号,目前当地公安部门正在加派人手查找这份户口迁移证的存根,以确定户口迁移证是否由当地公安系统内部流出。
据邵东县公安局户籍科民警介绍,罗彩霞的事情已经由督察大队负责调查,目前已经有了重大突破,一两天之内就能水落石出,但由于涉嫌人较多,目前还不能向媒体透露。■三问 假档案由谁炮制
除了户籍,王佳俊假冒罗彩霞时还需要带走一份档案。在教育局招考办,至今还保存着罗彩霞2004年高考时的档案。
邵东县招考办主任申晓云说,2005年罗彩霞换了一所学校复读,按照湖南省教育部门的规定,必须由所在学校再为罗彩霞制作一份新档案,后来被罗彩霞提走带到师大。而王佳俊的档案在湖南招考办没有任何记录。申主任表示,王佳俊的假档案肯定不是在招考办篡改的。
罗彩霞和王佳俊的高中班主任张老师认为,高考档案不可能伪造。
据了解,王佳俊拿到纸质档案到贵州师大报到时,她的纸质档案和学校提前提档的电子档案应该完全一致。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唯一区别是考生要签字确认。张老师说:“这个档案上面除了有考生本人的签名以外,还有我的签名,有学校的公章,还有学校校长的印。”
假档案究竟是如何被伪造出来的?究竟是谁在伪造这些档案?目前仍然不得而知。
■四问 怎么通过入学审核
即使伪造的纸质档案能以假乱真,但是只要贵州师范大学将纸质档案和报到时考生携带的高考准考证以及电子档案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冒名顶替的事实。但是,王佳俊在报到时顺利通过了学校的审核,毕业后王佳俊到了广州,她的户口也随之迁到了广州市天河区。
贵州师范大学招生办的老师表示,目前学校正在调查此事。该校宣传部拒绝透露任何王佳俊的相关细节。
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坚持说整件事是花了5万块钱找一个中间人做的,而这个中间人目前已经联系不上。据知情人透露,王佳俊父亲在贵州开过厂,在当地人脉很广。
■新闻
政委女儿冒名上大学
如果不是今年3月的一次偶然,湖南隆回的罗彩霞也许永远不会知道5年前的真相:2004年高考后,她没有被任何高校录取,而冒名顶替她的同学王佳俊却被贵州师范大学录取。罗彩霞被迫复读一年后考上大学,本应今年毕业的罗彩霞却不得不面临因身份证被盗用而被取消教师资格证书等一系列问题。■直评
制度不该是纸糊的
这些年里,耳闻的高考舞弊和冒名顶替上大学案例早有很多。罗彩霞被同学王佳俊冒名顶替上大学案,引人注目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的身份,原是邵阳市隆回县公安局政委。
因为这个身份,管理户籍的公安派出部门、管理学生档案以及录取通知书发放的教育考试部门、负责招生和信息审查的高校等多道关口被顺利打通,而且有了一个人人都能明白的“合理”解释和答案。
权力与腐败,到底已经走了多远,在看似严整周密的制度防线上扒开了多大的漏洞?看看王佳俊顶替罗彩霞上大学的个案就能管窥一二。高考招生,迄今仍是我们认定的最为公平公正的一种制度设计。但是金钱与权力结合后,一个人的高考地点可以修改,别人的姓名、成绩、档案可以被借用,大学录取通知可以被截留,“惟一”的身份证号码也可以通过公安部门来伪造。为女儿的前途主使造假,事败后不见女儿露面,居然还一力说“这对她是不公平的”。
事情败露,王家俊诚然是个牺牲品,但毕竟她是知情者,也一度是获利者。而像罗彩霞这样的没有任何社会背景、艰难不屈中走到高考这道坎的农村孩子,他们的公平权利,他们被权力与腐败之手任意改写的人生命运,谁来争取和保障呢?!
一边高调地建设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制度”,一边以权力或金钱来肆意侵蚀各种制度防线,以损害其他人权利或利益的办法来谋取一己或一个小群体的私利,“内行”地寻求、甚至“制造”制度设计的缝隙,进而成为社会半公开的潜规则,这样的事,实在不稀见。某些地方、某些官员对于权力运作规则的谙熟和人人习以为常、渗入日常行为而不自觉的腐败生态,都足以令人叹为观止。
仅有尽量严密的制度建设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严密的监督体系,要有自上而下的权力约束和制度敬畏意识,如此,已有的和将有的制度,才不会向外如铜墙铁壁、向内如纸糊般四下漏风。莫让冒名一类恶例,将政府大力建立的“公平公正”大厦,被掏蛀到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