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品牌GSM手机企业几乎全线亏损,但中兴、华为却是风景独好。中兴通讯日前宣布,其终端设备在2009年第一季度的全球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0%。
3G时代,终端市场开始重新洗牌。
手机制造业受冲击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第一季度电子信息产业情况,电子制造业形势严峻,1-2月,电子行业实现利润6.8亿元,同比下降96.3%。其中,手机销量继续下降,为重灾区。
工信部统计称,电子制造业生产、出口大幅下滑趋势有所减缓。一季度,电子产品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5.5%,其中3月份下降10.1%。
各种产品中,数字程控交换机877万线,增长7.2%;微型计算机设备3091万台,增长3.5%;彩电产量下降9.2%。
手机是电子业的重灾区,与我国手机业几年来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相比,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手机产量下降3%,而且除华为、中兴等企业外,国内品牌GSM手机企业几乎全线亏损。今年1-2月,全行业生产手机7967.2万部,同比下降11.2%;累计出口手机及其零件64.7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17.2个百分点。
中兴华为风景独好
中兴通讯日前宣布,其终端设备在2009年第一季度的全球出货量为1000万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其中,有68%的设备被投放到海外市场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段时间内,中兴通讯CDMA手机的全球出货量达250万部,超过了其去年全年在该领域的总出货量。
除手机业务蒸蒸日上外,中兴通讯在本季度还在全球市场上供应了200多万张数据卡。2008年,该公司数据卡的全球出货量就达到了1000万,比2007年增长了426%。
另外,据中兴通讯公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业绩结果显示,其收入为116.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其推动力主要在于3G终端和CDMA手机市场上良好的增长势头。同时,在总收入中,来自手机产品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2%,这表明,产品销售收入显著提高。
4月22日,华为在其第六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全面公布了2008年各项财务数据。
在终端领域,华为年报虽然没有披露具体的数据,但有分析显示,华为2008年终端业务订货和收入同比增长60%,而在过去三年,华为此项业务保持72%的复合增长率。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华为2008年仍然保持着过去四年来约40%的增长速度,营业收入达到183亿美元,增长42.7%。值得一提的是,其经营利润率由2006年的7%,显著提升至2008年的13%,净利润率则为6.28%。
如在上网卡市场,早在去年11月,华为上网卡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就超过2000万部,产品销往欧洲、亚太、拉美、北美、中东、非洲等超过115个国家,与全球230多个运营商密切合作。
设备商吞食终端市场蛋糕
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2009年全球手机市场的增长将降至个位数,经济形势的变化将促进手机行业的洗牌并催生新的赢家。在诺基亚和三星纷纷调低预期的情况下,倚重运营商渠道的终端销售方式将成为一个相对安全的模式,并有利于华为、中兴等企业终端业务的成功。
电信专家付亮表示,虽然三星、摩托罗拉等知名手机品牌也在积极与运营商合作推出深度定制手机,但由于运营商的积极作用,与通信设备制造商、电脑厂商相比,传统手机厂商的渠道优势和产品优势都明显减弱,这为市场变革提供了机会。
依据国外的经验来看,在以数据增值应用服务为主的3G市场,3G手机终端作为运营商语音与数据服务的载体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将会越来越多地走向定制,这将提高手机终端产业的门槛,拥有研发技术优势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通信设备厂商将抢占先机。
业内人士认为,在第三代终端产业链中,定制终端的新营销模式将会产生,业务应用开发在3G产业链中应该占重要地位,通信设备商凭借与运营商的紧密合作,在终端市场竞争中将会占据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