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VIA这些年来为PC行业带来的技术,我从未想过小尺寸平台规格会成为它留给业界的主要遗产。在其最出名的VIA芯片组逐渐消亡的今天,过去默默无闻的小尺寸平台规格反而在今天焕发生机。我所说的小尺寸平台正是ITX,这项远早于Atom诞生的平台规格,原本是为了VIA为了配合其低功耗CPU、为了推出一款比micro-ATX更小的PC产品而提出的一个规范。

索泰Ion平台
而事实上Intel却成了首个推出mini-ITX Atom主板的厂商,作为首款搭配Atom的mini-ITX主板,搭配单核1.6G Atom 230的D945CLF是一款非常简约的产品,说他简约是因为继续沿用年迈的G945集显,虽然这款产品在普通应用上性能还算可以,但疲软的高清硬件跟3D性能,再加上相比以往的Intel主板缺乏吸引人的新鲜感,因此受到台湾厂商更具特色的产品的严峻挑战。索泰就是第一家推出NVIDA Ion平台的mini-ITX主板的厂商,说到NVIDIA的Ion平台,实际上就是采用Intel Atom处理器搭配NVIDIA Ion芯片组(实际上就是GF 9300)的一套新低耗平台,相比Intel的Atom+945GC/GZ平台,其优势在于采用了较为强大的GF 9300集显。

Atom+945GC/GZ平台

索泰Ion平台
目前索泰Ion平台只有mini-ITX版本,该板适用于所以ATX、micro-ATX和mini-ITX机箱。索泰为用户准备了两个型号的Ion平台,分别为ION-ITX-A-U 与 ION-ITX-B-E,前者是较为高端的型号,搭配双核Arom 330处理器,一张mini-PCIe WiFi卡以及一个外置电源;后者是较为主流的型号,采用单核心Atom 230处理器,没有配套WiFi卡跟外置电源;两款型号的产品分别定价为189跟139美元,此外未来索泰还将推出两款新型号。近距离接触索泰Ion平台

与其他主板相比大小

索泰Ion主板
跟Intel的产品相比,第一个变化就是索泰Ion主板采用被动散热设计,如果采用热管散热势必大大提升成本,但个人认为换来的静音效果绝值得,虽然索泰附送一个风扇供用户使用,但追求静音的用户可以放心将风扇闲置。
内存插槽方面,索泰Ion平台为用户准备了两根DDR2插槽,比Intel的产品多出了一根。或许改为DDR3插槽会更好些,但对于刚刚升级到Phenom II或I7平台的用户而言,能够处理掉淘汰下来的DDR2不正是Ion平台低耗环保的一种体现吗?此外主板还集成了Realtek ALC662音效芯片,支持5.1声道音效输出。网络部分则集成了Realtek RTL8211CL网络芯片,支持千兆网络。

索泰Ion主板内存插槽
主板配备了3个SATA 2磁盘接口,并没有提供额外的IDE接口,因此用户接入光驱存储器时必须选择SATA接口的产品,硬盘或光驱的供电均来自于主板右侧的D型电源接口,主板随包装会佩带一个转接头,可以同时接入3个SATA设备。另外,考虑到产品的用途,被用于超小型HTPC会受到尺寸的限制,该产品特意配备了一个mini PCIE接口,较高配置的ION-ITX-A-U已经捆绑了一块无线网卡,为用户提供了不少方便。

在主板后方,索泰为这款世界上首块mini-ITX Ion主板装配了用户所需的各种接口,其中视频接口更是应有尽有:VGA、DVI、HDMI;而音频方面也提供了模拟输出、光纤和数字输出;USB也慷慨地准备了6个,相比Intel仅仅提供了4个;剩下的就是一个网卡接口、一个PS2接口以及一个eSATA接口。

索泰Ion主板接口
主板上预留了一个5pin D型电源接口供SATA设备取电,随板还附送一个一分三转接线,用户可以最多安装三个SATA设备,一般来说数量是绝对够用了。不过主板并没有提供IDE之类的其他设备接口,所以用户在购买硬盘光驱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这一点。高配置型号采用的外置电源设计非常实用,可以有效节省机箱的空间,用户甚至可以考虑不用机箱,就直接裸机使用,而且由于被动散热设计,不用担心灰尘,只要让它远离会导电的东西即可。

索泰Ion主板与电源适配器综合性能测试 SYSMark 2007
我们的测试之旅将从SYSMark 2007开始,SYSMark 2007是本次评测中唯一的综合性能测试套装,而我们采用它作为主要的测试软件的理由也很简单:先用一款Benchmark对整机性能进行一次综合评估!
SYSMark 2007的测试结果表明,双核Atom 330比单核Atom 230快大约27%,不过即使是双核的Atom 330,也完全不是最低端的赛扬C420的对手,后者轻松超越前者43%。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通用程序而言,索泰Ion平台跟Intel D945GCLF2在性能基本一致。
最后对于那些考虑用ION平台替换掉低端桌面系统的用户,需要注意的是E5300的性能依然可以达到Atom 330的3.4倍左右,当然一颗E5300还需要搭配一块价格不低的主板,但对比索泰Ion平台成本也不会高很多。Adobe Photoshop CS4性能测试
对于Adobe Photoshop CS4的性能测试,我们采用Retouch Artists’ Speed测试,这项测试主要是考验硬件在处理照片编辑时的性能,具体包括色彩转换、图层创建、色彩矫正、尺寸调整、钝化遮罩以及全图高斯模糊处理。测试主要检验硬件完成所以处理工序所需的时间,已完成所需的秒数为成绩,越低越好。该项测试完全支持多线程,在四核CPU上可以充分利用四个核心的资源。

Adobe Photoshop CS4性能测试
测试结果让人吃惊,因为双核四线程(超线程)的Atom 330已经大幅缩短了跟赛扬C420的差距,考虑到Atom的功耗远低于赛扬,如果在强调多线程化的环境中,更多的小核心将比数量少的大核心更加有效,这时候无论是在功耗上还是性能上,用多核心众多的Atom显然要优于采用数量少体积大的赛扬,看来Larrbee会比我们想像中更加有用~~
反观单核心的Atom 230,性能则是低得可怜,已经完全无法适用现代化的日常应用了。最后索泰Ion跟Intel D945平台之间的差距在PS C4的测试中依然可以忽略。DivX 8.5.3 Xmpeg 5.0.3

DivX压缩性能性能测试
Atom 330的DivX压缩性能稍微落后于赛扬C420,但凭借着四线程的特性,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单核心的Atom 230则要慢许多。
在X264的编码测试中,Atom 330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甚至超越了同台竞技的两款赛扬C4。不过单核的230依然运气不佳,另外ION在这些测试中也没有带来额外的性能提升。


在最后的视频编码测试Windows Media Encoder 9项目中,Atom 330依旧表现出色,基本跟单核C420持平,而单核Atom 230依旧疲软。

3dsmax 9 - SPECapc 3dsmax CPU Rendering Test
现代的桌面CPU已经有足够的性能来满足日常的专业级3D渲染工作,下面的测试我采用SPECapc 3dsmax 8 benchmark进行,主要考验运行3dsmax的性能

Atom 330再次跟C420并驾齐驱,而性能出色的原因仍然要归功于四线程设计,至于Ion我们依然难以察觉到性能上的差异。
Blender 2.48a
Blender是一个开源的3D建模程序,我们的测试只是简单记录下渲染一个固定模型所需的时间:

Blender似乎支持GPU加速,而对应地Ion平台也取得了大约7.5%的性能优势,Ion平台较强的GPU总算有了用武之地,可喜可贺。
Cinebench R10


Cinebench R10是非常受欢迎的专业3D渲染测试Benchmark,而Cinebench的测试也为我们的Atom VS 赛扬C4的对抗赛下了一个完整的结论。但双方都在单线程的环境中时,赛扬C4的性能可以达到Atom的两倍;而随之软件对线程需求的增加,两者间的差距开始缩短,Atom 330甚至最终追赶并超越了单核的赛扬C420!POV-Ray 3.73 Beta光线追踪性能测试
POV-Ray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开源光线追踪渲染软件,他同时也是一款测试CPU浮点运算性能的好工具。我们测试通过运行SMP Benchamrk来测试各款平台的浮点性能:

PAR2 多线程文件修复工具性能测试

PAR2是一个用于修复损坏文件的工具,我们测试采用的是完全为多线程优化过的版本。测试我们用PAR2修复一个大小为708M的文件,该文件大概有60M的内容遭到损坏,测试成绩为修复过程所需的时间,单位为秒:
WinRAR压缩测试
WinRAR的测试简单压缩一个300M大小的文件,所有压缩设置默认,主要考验CPU压缩文件的性能表现:

在Intel的基础Atom平台上玩3D游戏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不过我们现在不想来争论这个问题。WOW是一款集休闲娱乐与发烧铁杆特性于一身的游戏,所以成为我们今天测量Ion Atom VS Intel Atom游戏性能的准绳。

测试场景我们选择一个小型的室外场景,运行分辨率为800*600,24bit色深,关闭AA,其他游戏设置为游戏自订的GOOD级别。除了Ion跟Intel平台外,我们还加入一个老P4平台作为对比:
索泰Ion平台在WOW中仅跑出18FPS的成绩,这个帧数在实际游戏中有点不流畅,当然只要把设置再调低点就可以得到流程的游戏体验,作为一款超低功耗的平台,这样的表现已经让人非常满意了。反观Intel Atom平台,G945集显只跑出可怜的3帧,这个结果让小编连测试单核Atom 230的胃口都没了。
如果将WOW换成目前热门的FPS游戏,可以预料运行成绩还将进一步恶化,FC2、CRYSIS之类在Ion平台上可能只有7帧左右,不过其他较为主流的游戏还是可以有不错的表现的。当然用一款低耗微型平台来玩目前的3D大型游戏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奢望,而对于NVIDIA,Ion的确做到了远超Intel G945的性能承诺。功耗与结论
功耗测试


与Intel的Atom平台相比,索泰Ion平台在功耗方面完全胜出,其采用外接电源的设计比起笨重的桌面PC电源要高效许多。而对比其他设计相似的平台,比如同样才采用外接电源设计的ASUS Eee Box,索泰Ion则要稍微逊色一些。
结语

索泰Ion平台
经过一系列的测试之后,我对这款世界上第一大mini-ITX Atom Ion的评价是:“讨人喜欢”!索泰非常漂亮地将小编期盼的一切需求集成到这样一张小板子上,部分设计甚至超出我的预期,比如外接电源设计。内置电源对与本人而言除了具备一点便携性外,其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唯一有点小抱怨的是目前189美元的定价对于这个级别的性能表现还是显得有些稍贵,不过考虑到一些人性化的特性,还是可以接受的。用户只要添加内存跟升级到较大的硬盘容量就可以得到一个功耗超低的高清平台!除此之外,搭配GF9300集显的Ion平台还可以用来进行一些CUDA、3D游戏等Intel Atom所不具备的应用,从这两点上,可以说索泰Ion已经远远跑开了Intel Atom G945平台,成为追求小平台用户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