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据各位自身经历或者了解到的情况,中小企业贷款是否真如新闻报道中的那般艰难?贷款难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肖功俊:媒体报道的中小企业贷款难完全属实,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银行是“官”而不是“商”,银行赚了钱对“官”们的收入影响不大,但如果产生坏账,这个“官”可能当得非常不爽,因而对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贷款自然也是懒得搭理。在此背景下,他们何苦去积极管理风险、创新金融工具?除了躺在钱堆里睡觉,你还真的指望他们解决“融资难”?
吴凯:我平日了解到,部分中小企业主来东莞打拼多年,是赚到了钱,但因为底子薄,大部分赚来的钱,用于偿还前期创业的借款和用来增加设备投入,剩余的现金也只能支付租金、人员工资和购买原材料等费用,基本上没有多少现金储备。遇到市场前景好,企业还可以持续发展经营,一旦遇到市场不景气,如这次的金融危机,中小企业仅靠自身难以克服困难!
我所了解的东莞中小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无门的情况下,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将贷款的希望转向了民间资本,他们通常借贷方法如下:先是考虑向自己的父母、姐弟,其次是业主周边的亲戚朋友,再最后,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考虑高利贷和地下钱庄。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在东莞甚至珠江三角洲,地下钱庄在政府多次打击下,不但没有消亡,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我想我们的政府和金融政策制定者,应该好好反省。因为这个市场太大了,太诱惑了,必然会有人甘愿冒这个风险。我本人就多次接到高利贷的公司和地下钱庄的电话信息,真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