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2009浙商大会浙商专业市场发展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浙江商会与阿里巴巴签订了《浙商市场与电子商务战略合作协议》。协议透露,双方将携手实施“浙商电子商务发展计划”。在金融风暴中,浙商纷纷上网,将实体专业市场的突围之路寄托于电子商务。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9万多家各种类型的交易市场,年总交易额近5万亿元,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市场达4000多个,其中专业市场数量约占55%,交易年增长率20%以上,是全国GDP增速的两倍多。
2008年,金融危机呼啸而来,全球性需求急剧萎缩,“中国制造”陷入滞销境地。而与全球经济危机对实体市场影响广泛相比,电子商务市场仍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据艾瑞咨询统计和跟踪研究,2008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2.96万亿元,年同比增长39.4%。
“浙商创造专业市场,专业市场哺育浙商,政府希望通过撮合全国浙江商会和阿里巴巴,为全国浙商市场的电子商务发展之路寻找解决方案和提供有效帮助,推动浙商市场的发展升级。”浙江省经济协作办的有关负责人如此定义战略合作的意义。“专业市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时代。过去30年,专业市场为中国传统的B2B市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后10年,专业市场的管理者和商户必将成为网商的重要代表。”阿里巴巴公司CEO卫哲表示,“这对于浙商来说,是难得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据悉,早在1979年,浙江温州就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专业市场,也就是永嘉路桥纽扣市场。30年来,浙商除了在浙江本地创办市场外,更是把专业市场办到了中国的每一个省市自治区。特别是在专业市场发展比较成熟的长三角地区,由浙籍资本创办的专业市场业已成为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和线上市场运营的经验,有效的电子商务增值服务一直无法在浙商群体中全面普及。因此在论坛上,就有不少纵横于专业市场的浙商代表直言:实体专业市场的交易额中,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带来的交易几乎没有,我们需要尽快实施电子商务战略。
据悉,该协议有望解决浙商的燃眉之急。根据协议内容,2009年-2012年之间,31省市的浙江商会将组织各地会员单位,通过与阿里巴巴公司的电子商务合作、电子商务培训等有效形式,帮助浙商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此外,阿里巴巴也将开放平台,将高质量的网上采购行为引入浙商专业市场的采购体系中来。
如今,在专业市场管理者眼中,电子商务无疑是其突围经济危机的一个“香饽饽”。据第三方咨询机构2008年调研报告显示,实施电子商务战略,已经成为专业市场打破地域及物理空间局限,打破单一服务和收益瓶颈的重要手段。在430家中国各行业领先的专业市场中,有超过80%的专业市场自建网站,超过65%的商户希望获得有效电子商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