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t硅谷动力专稿】我国现代化最大的短板,以产业为标志性指标看,不在第一产业、不在第二产业,而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十一五”期间不仅没按规划要求提升,反而退回到“十五”第一年的水平。这是中国工业化没有实现“新型”、“两化融合”初衷的标志。中国想调新旧结构比重而调不成,反映了现代化力不从心的窘境。
新型工业化中,“新型”比重加不大,表面是发展问题,实质是改革问题。第一产业的发展,是农村改革推动成功的;第二产业发展,是城市改革推动成功的;轮到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却没有一个对应的第三次改革。现代化是往上坡推车,改革这个推力一消失,车子往下出溜,是很正常的。这解释了为什么农业、工业都上去了,服务业却下来了。
“十二五”期间,现代化要上工农业之后的第三个台阶,改革也要上农村、城市改革后的第三个台阶。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大的改革就没有大的发展。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只讲发展,不讲改革,一定会被边缘化;作为结果,发展的问题也会因保守而解决不好。“十二五”期间如果忽视改革,现代化就会继续在发展的第三台阶上掉链子。
拖了发展后腿的“现实紧迫”问题
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中,第三产业仅占40.2(一说40.1),不仅远低于2000年的世界平均水平67.1,而且低于重债穷国(Heavily Indebted Poor Countries)的46.3。这是我国现代化与世界隔着代差的结构上的明证。为了跟上现代化潮流,“十一五”规划提出提高服务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这一任务现在面临落空的危险,“十一五”中期实际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甚至倒退到“十五”第一年(40.5)以前的水平。
相辅相成的,是工业粗放发展难以矫治。本来,科学发展观要求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但国际金融危机一来,地方要保就业,对高污染企业不免睁一只眼闭一眼,能耗大户也被迫放行……。可以说,保就业,拖了发展的后腿。一遇到类似就业这样的所谓“现实紧迫”问题,“新型”就要给“传统”让道,这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瓶颈。
解决“现实紧迫”问题是应该的,问题是,为什么解决急迫问题的所有办法,总是那样一致地指向“传统”工业化,似乎方法不传统不足以解决问题?
用“新型”发展方式同样可以解决“现实紧迫”问题
事实上,用新的方法,同样可以解决类似保就业这样的“现实紧迫”的问题,而且可以解决得更好。
举例来说,发展电子商务配送,可以解决1667万人的就业(见我2000年写的的《如何通过网络增加1600万人就业》)。我国每年就业总缺口是1400万。就这一项改革就全解决了。
以配送的方式发展零售业,从商业这个局部看,不一定是最优方案,但如果考虑到不这样做,而用传统工业化方式解决就业,牺牲的是现代化升级的利益,从现代化全局战略看,就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更何况向电子商务转型,对商业利益来说,毕必不会带来意外的惊喜。
同样,如果整个商业系统的发展重心,不是放在资本密集型的大商场建设上,而是放在普及阿里巴巴的SOHO式个人网店上,由创业、兼业和直接就业解决的问题,可以抵消多少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马上给现代化带来的被动?
中国一遇到“现实紧迫”问题,为什么总是偏好传统发展方式,而“不待见”新型发展方式呢?比较两种发展方式,一个明显差异是,前者较少触及既得利益,后者较多触及既得利益。看来,关键是利益问题,也就是改革问题。
信息化与“现实紧迫”问题脱节深层原因在利益结构障碍
信息化可以解决问题,但没有解决问题。症结何在?我认为,现代化要求发展与改革两轮驱动,信息化初期以技术发展为主要驱动力,到了利益深化阶段,不启动改革就会熄火。“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已经发展到了触及传统利益结构的阶段。
根据诺斯的研究,交易费用会占到一个国家GDP的45%到50%。信息化,比如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在于节省交易费用,这意味着,会涉及到国家近一半GDP规模的利益的再分配,这比一场革命或战争涉及的利益面还大。
这一半GDP,主要涉及两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一是行政官僚,二是企业经理人。他们都委托人之外的代理人,代表社会价值的中间环节。新的发展方式对他们不利表现为:对行政官僚来说,电子商务初期会减少政府税收,如果他们认为税收是他们的而不是社会的,就一定会反对电子商务。对企业经理人来说,电子商务会减少中间环节所得。如果企业代理人象华尔街、雷曼兄弟公司的经理人那样想问题,就会认为电子商务算总帐对委托人更有利,而对他们这些中间人造成利益冲击。新型工业化如果搞不成,事情一定就是坏在他们手里。
与农村改革、企业改革相比,搞信息化的人并没有闯改革地雷阵的心理准备。因为从来没见过对工业化之后现代化的利益结构分析,更不要说改革方案。对涉及半个国家的利益调整没有改革思路,信息化就会成为儿戏。没思路发展一定会乱。
信息化改革的核心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们之所以没有在发展上,解决现代化结构升级问题,不是因为发展的力量跟不上,而是因为改革的力量没跟上。信息化过于偏重人与自然关系上的IT技术驱动、IT产业驱动,而忽视了人与人关系的改革驱动。
信息化作为改革问题,首先要解决动力机制问题。搞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的问题。也就是认清哪些人在改革中受益,哪些人在改革中利益受损。在利益分析基础上明确依靠谁,以解决改革的动力机制问题。
显然,委托人是信息化的最大利益受益者。无论是电子政务的透明化,还是电子商务的透明化,最终的受益者都是委托人。半个国家的交易费用节省下来,老百姓受益,江山社稷受益。因此应该是依靠一把手,依靠群众。但现在反过来,主要是由代理人推动信息化。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自己革自己命的问题。代理人更多想的是如何让信息化为自己服务的问题。农村改革的精髓,就是“允许”“允许”“允许”;而官僚对电子商务的本能反应,则是“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整个国家的商业主干系统长期游离于电子商务之外,就是找错改革动力的结果。因此第一位的问题,就是以人为本,恢复中国改革“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历史传统,由高层及时总结经验,再振科学发展。
其次,选准突破口。以服务为突破口,提高服务业比重、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大规模普及电子商务以解决就业难题。“十二五”期间,我们需要拿出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的魄力,进行一场服务改革,象打淮海战役那样,一举消灭1000万人级的失业,一举消灭整个官僚阶层的腐败,发育服务经济、服务政府,为中国现代化再上新台阶,杀出一条血路。要改变现在部门官僚打压、揩油电子商务的不正常现象。
第三,坚持增量改革。中国改革的经验在于渐进和增量改革。服务业的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电子服务的推进,都属于新的增量。抓住当前政府电子服务化、服务产业化、信息服务化和制造服务化的机遇,寻找在新领域进行改革突破、改革试验,及时推广,是温和调整利益的明智办法。
以科学发展观克服传统工业化形成的既得利益结构的阻力,是“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文/姜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