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通过的物流行业振兴规划,迅速在中国物流产业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在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后,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长崔忠付,他表示,去年全国的物流总额达到了近90万亿元,虽然同比增长了19.5%,但对比上一年,还是回落了6.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物流业的影响不小。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恰逢其时,将改善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多而杂、小而差等多方面问题。
政策利好,产业利好,但正如任何一个政策真正发挥效应还需要一段时间一样,物流行业的振兴规划,离物流行业的真正振兴尚需时日。业内人士表示,物流行业能入选十大振兴规划,是因为物流业在现代服务业中与工业制造业关联度最高,直接影响工业品的综合效益。据测算,在全国物流总额中,工业品运输的金额达到了总额的88.8%。物流行业的发展必须依托这些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这些产业跟国内外市场相连的重要载体。但目前中国物流行业的低效低质的竞争环境,远未发挥现代化物流的产业价值。
“政策需要不同的实体来落实,不仅是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物流管理软件更应发挥自己的价值,深度参与这次物流行业振兴的良机。”博科资讯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表示,“让利好政策落地,才是物流振兴的开始。”
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4.77%,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预计2009年-2010年的增速在15%以上,远远高于全球4%左右的增速。这是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机会,但在在国务院规划的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中,包括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科技攻关及应急物流等,普遍面临物流工具效低下、物流管理粗放、物流信息化应用初级的三大难题。不解决这些企业端的核心问题,再好的政策也将无法发挥杠杆的价值。
一直以来,针对物流行业的振兴话题,一直在围绕购买多少运输工具、并购多少企业、争取多少客户等纯“硬件”范畴的范围,可以说,中国物流行业的硬件水准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水准,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在物流“软件”的标准上,还处于初级阶段。
“物流行业的软实力,体现在两个层面,”沈国康认为,“一是物流公司在行业的价值链地位不高,一是物流软件应用的不充分。”物流企业往往是企业的最末端环节,企业决策的最底层环节,而不是提升到了公司战略的地位,但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物流供应链管理早已经是一个战略话题,甚至是一个企业决策的核心话题。但在中国,物流行业的自身价值体现的不高,更多的是成为运输工具的代名词,根本无法成为公司决策的依据。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很大原因,正是因为在物流信息化、物流供应链管理等软实力上的缺失。物流行业必须先解决这些“软”问题,才会在利好政策下实现振兴的飞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长崔忠付说:“这次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方案的规划的出台,对物流产业的发展应该起到了一个奠基石的作用,整个物流体系得到提高和完善。”银河证券陈雷认为,国际上一般用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来衡量国家物流行业的整体效率。如果我国能将这个比率降低一个百分点,就等于创造3000亿元的经济效益。根据联合国开发署的估计,我国工业品的流通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20%-4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9%-10%。这说明,我国物流行业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一面是打好前景,一面是薄弱基础,这正是当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如今物流行业正面临同样的机遇。物流行业的振兴规划从提出落实,还需要多长时间?也许正如当年有人问你离互联网有多远一样,可以说只在一瞬间,就是整个行业的观念改变的那一刻。也可以说还需要5-10年,但这就是物流行业已经走在了振兴的高速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