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始建于 1909 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拥有 23 所学院,在校学生超过 48000 名。兰州大学的科学研究素以基础研究见长,在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大气等传统优势学科的研究中,成绩显著。兰州大学原有的计算环境是由 Sun 公司低端图形工作站和 8 个节点组成的运行 Linux 操作系统的群集配置。这一系统分散在不同的学科,提供有限的计算能力——小于每秒千亿次。而每个科系都需要配备自己的计算机房和系统管理员。在这种情况下,兰州大学的信息技术管理成本不断上升,而系统利用率却在下降。
因此,兰州大学急需实施一个高性能计算环境,以增加对跨学科研发的支持,满足学校自身世界级大学的定位。兰州大学需要一个满足他们特殊需求的解决方案,包括增加计算能力,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学校的资源利用率,提供支持不同应用的灵活基础架构,帮助学校在不同科系间有效地共享资源。
IBM网格计算解决方案:
这一网格计算解决方案由 IBM eServer Cluster 1350 系统,2 台 IBM eServer p5 575 服务器,8 台 IntelliStation Z Pro 图形工作站,以及 1 台 IBM TotalStorage DS4300 存储服务器组成。通过实施基于 IBM 平台的网格计算解决方案,并运行专为研究和协同工作而设计的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
通过实施由 IBM eServer p5,BladeCenter 刀片服务器,x 系列服务器以及 IBM TotalStorage 技术组成的网格计算解决方案,并运行专为研究和协同工作而设计的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兰州大学显著增加了计算能力。组成高性能计算环境的 IBM eServer Cluster 1350 系统包括 64 台作为计算节点的 IBM eServer BladeCenter HS20 服务器,2 台作为管理节点的 IBM eServer x346 服务器和 2 台作为存储节点的 IBM eServer x346 服务器。
网格计算环境中还包括两台 IBM eServer p5 575 服务器,每台 p5 575 服务器配备 8 个 IBM POWER5 处理器,利用 p5 平台的微分区技术,客户可以在共享处理器库中划分每个处理器的计算资源,使得客户可以建立多达 10 个分区来调整处理能力,以适应工作负载。
此外,兰州大学还部署了 8 台 IntelliStation Z Pro 图形工作站。IBM TotalStorage DS4300 光纤通道磁盘系统用于存储高性能计算应用的输入/输出数据,提供了 2TB 的总体容量。这一计算环境为兰州大学运行非线性固体力学、能带计算、计算化学、分子建模仿真、生物信息学等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为支持异构系统的管理和工作安排操作,网格计算环境还为学校提供以下网格工具:
IBM Cluster System Manager(CSM),适合异构环境群集的系统管理工具,提供了Linux操作系统的单点管理。
IBM Loadleveler,一个工作管理解决方案,作为群集的网格调度程序。
多平台版本IBM Director,集成的管理工具套装。
采用 IBM 硬件平台的网格计算环境为兰州大学提供了每秒钟超过 9 千亿次的峰值计算能力,可以支持跨学科的复杂仿真计算。网格计算环境为学校提供了接近 90% 的性能提升,加速了学校的研发流程。群集和 SMP 两种平台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在网格环境中,各科系可以为他们异构的应用共享中心计算能力,统一的资源管理和作业调度平台降低了学校的整体管理成本。Linux 操作系统还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平台,满足对未来研发的灵活性要求。
采用 IBM 服务器搭建的高性能计算平台为兰州大学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通过网格技术集中共享资源,兰州大学减少了分散投资的建设成本。IBM 的群集管理软件帮助兰州大学简化系统使用和维护,管理维护成本更低。
IBM 大中华区网格计算部总经理朱明说道:“新的网格计算解决方案与兰州大学之前的计算环境相比,更加易于维护。IBM BladeCenter HS20 服务器不仅易于安装与维护,同时还显著降低占地空间。此外,IBM CSM 平台提供的单点管理支持使得计算环境更加易于管理。通过这一解决方案,兰州大学现在可以在学校内部实现信息和计算机资源的动态共享,实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