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照片:图为在浙江省开化县岭里小学,说起外出务工的爸爸妈妈,调皮的张庭伟忍不住哭了。
“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的感人事迹见报后(7月7日—8日本版),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李灵所资助的农村留守儿童,更应引起社会关注。目前,全国有58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谁来点亮他们的童年,谁来关爱他们的教育成长,更是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记者深入河南、甘肃、湖北、湖南等省,调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难题,探讨解决之道。
数量庞大
7月9日,记者再次来到河南省淮阳县许湾乡李灵的小学。这个学校总共有300多名孩子,其中200多名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有的是父母双亲都在外地务工,他们只能跟着年迈的祖辈生活。
记者看到,在他们身上,除了一般农村孩子都会有的那种胆怯之外,并没有多少坏脾气,生活简朴,学习刻苦。他们心中始终怀抱着美丽的梦想。当受了委屈的时候,他们会急切地想和爸爸妈妈通电话。他们渴望有一天能在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读书学习。
就全国而言,据全国妇联统计,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占全部农村儿童28.29%。其中,14周岁以下的有4000多万人。
河南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居全国首位。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统计,目前河南省外出务工农民达1002.2071万人,由此产生201.8118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总数的15.20%。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业失教、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的现状,令人堪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湖北省发改委就业分配处处长胡述斌说。据调查,湖北省农村共有留守儿童135.3万人,约占全省未成年人总人数的8%。
甘肃省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因父母双方外出务工而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超过70万。其中,小学、初中留守儿童53万,占农村中小学生总数的20%以上,有的学校高达40%。
甘肃省妇联主席韩克茵表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关系到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
求学困难
2008年,全国妇联进行的针对留守儿童的专项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有55%和祖辈或其他人一起生活,由于缺少父母亲情呵护与亲自交流,对情感和社会性发展都会有影响。
专家表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亲情缺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介绍,少年儿童年龄越低,对情感支持的需求就越高,需要更加亲密的亲子依赖关系。
湖南省长沙市进行的一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在农村留守儿童中,与父母半年见一次面的占53%,一年见一次的占44%,两年或以上见一次的3%,90%的留守儿童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变化。其中,女童多表现为抑郁、恐惧,男童则表现出易怒、焦虑。亲情缺失会对留守儿童在认知、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造成不良影响。
但目前,留守儿童跟随父母进城求学生活,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尽管目前国家规定的以公办中小学和流动地为主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但在一些地方尚未全面落实,受各地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及升学制度制约,部分流动儿童难以适应城市教育。
同时,目前流入地政府有关促进流动儿童就学的配套政策基本以小学阶段的教育为主,初中阶段以后流动儿童的就学存在不少限制。中高考制度、城乡教材和科目设立的不同等,也阻碍着农村留守儿童跟随父母进城就读。
期待救助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建立父母与儿童之间的紧密关系,促成与父母的多渠道交流。孙云晓表示,社会的任何努力都无法取代亲情,调查证明,被父母带在身边的孩子,比留守的孩子成长好;父母稳定就业的比流动频繁的成长好。“即使不能经常见面,也要保持较高频率的电话或书信往来。打电话的时候,孩子或兴奋,或流泪,但都是一种心灵的抚慰。”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既需要政策、法律和法规的支持和保障,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关爱,是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内的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说。
对此,各地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
目前,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机构3万多个。各地开展的省级关爱品牌活动有60多项,组织农村留守儿童代理家长315万名。
湖北省大胆探索,在全国率先安排预算内资金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截至2008年12月,18个试点单位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共为2034名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了托管服务。18个试点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494.9万元。2009年已安排省预算内项目建设资金390万元,在全省13个乡镇进行试点。
甘肃省投入2000万元资金,在全省建设1000所留守儿童之家。湖南新宁县建立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乡领导同留守儿童“结对”帮教制度。更有不少志愿者,主动参与留守儿童有关的各项公益活动,让这些“脆弱的花朵”能真正享受温暖、快乐的青少年时代。
在专家眼里,寄宿制学校是较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可行性措施。在集体中生活,既能得到较好照顾,也能减少他们的孤独感。据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赵东花介绍,从2004年至2007年,国家安排资金100亿元,新建和改扩建7700多所寄宿制学校。
蒋笃运则认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步子应迈得更大些。他说:“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与城市儿童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