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摩根士丹利添惠已经成为历史,它曾经的存在依然给麦克尔·添惠的事业拓展,造成了点小麻烦。
为了不与摩根士丹利添惠发生“添惠”商标注册方面的潜在纠纷,2006年,麦克尔·添惠在设立旗下的养老基金M.D Witter Investments,LLC时,将中文名字定为“天汇投资基金”。
正是在这只基金的基础之上,圆了麦克尔·添惠的中国投资梦。
6月26日,美国纽约国际集团与天汇投资基金正式宣布,双方各出资50%发起设立Witter Global Opportunity Fund(天汇环球投资基金),目前,这只PE(私募股权基金)已募集完成2.2亿美元,将专门用于投资中国优秀的高成长型中小企业。
在纽约国际集团总裁本杰明·卫看来,添惠是华尔街最好的选股公司之一,有了添惠从PE、VC(风险投资)和二级市场股票投资的不同层级介入,将能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打造一条全新的投融资链条。“在国内有个说法,投资要跟庄家,投资要跟着大鲸鱼。添惠就是中小公司的华尔街大鲸鱼。”
“上下游”通吃的投资链
《投资者报》:您一直在强调给中国中小企业带来的投资模式非常有特色,究竟其中有怎样的奥秘?
麦克尔·添惠: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因此,我用了一周时间对政府机构进行拜访。我有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融资渠道。
中国有4200万中小企业,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6%~15%的速度递增。这其中一定可以找到有投资价值的企业。
目前,不少PE都在加重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而与其他PE不同的是,我们与纽约国际打造了一条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还是全新概念的“投资链条”。
这一链条的具体运作是,纽约国际首先在中国国内挑选具备高成长潜质的目标公司,然后和天汇投资基金的投资团队一起考核,考核通过后由天汇环球进行首轮投资。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对符合美国上市条件的企业,纽约国际将为其提供投资银行服务,辅助其登陆美国资本市场。企业上市后,作为养老基金的天汇投资基金,将为企业后续融资成功提供保障。
《投资者报》:您刚才提及的“投资链”模式,似乎既包括PE投资,又包括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这是否意味着你们实际上在“上下游通吃”?
麦克尔·添惠:这正是我们投资链条的核心。天汇投资基金是一只养老基金,不能做风险投资(VC)和PE投资,而主要从事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因此,PE投资的职责由天汇环球来履行。
从纽约国际了解的情况看,中国很多企业都担心去美国上市后,没有人会买他们的股票,担心成交清淡,企业失去了去美国上市的意义。但在我们打造的投资链条里,天汇投资基金能基于旗下PE投资的好项目,在二级市场买进相关公司的股票,这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打消相关的疑虑。
不夸张地说,天汇投资基金的选股和投资能力在美国获得了很多投资者的认同,我们买进一只股票后,往往会进一步刺激后续投资者的兴趣,使得二级市场的交易保持活跃。最近几年,天汇投资基金实际上在美国市场已经买入了不少中国公司股票。
现在很多PE在投资时都没有后期投行和投资基金的衔接部分,而天汇投资基金和纽约国际的这次合作,就像高盛旗下的高盛投资和高盛投行两个机构的合作一样,互补性极强。
不喜欢对赌协议
《投资者报》:天汇环球将主要投资中小企业,具体有何标准?
麦克尔·添惠:天汇环球将主要关注净利润在200万美元以上的中国中小型企业,成长率为每年20%,在行业选择方面,没有任何限制。
从项目选择的角度考虑,天汇环球的选择标准主要是看企业是否具有独特性和行业进入门槛;看管理层是否诚实。
我们对管理层本身的背景,特别是企业创始人的社会工作会很看重。如果企业的董事长还在很多公司担任董事或还有很多社会工作,一般来讲,这就会有问题,“因为这意味着他没有100%专注于自己的企业。”
在考核企业时,我们还希望看到企业的管理层有很大的持股比例。
《投资者报》:您是否注意到中国正在筹建创业板市场,很多中小企业可能会因此不去美国而选择在国内上市,这会否构成天汇环球的投资风险?
麦克尔·添惠:尽管中国国内的IPO重启开闸以及创业板将成行,但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
目前,我们在中国已经有六七个项目在同时进行。天汇环球一年如果能做好4到5个项目,就相当成功了。
在我们看来,有远见的企业家更愿意在当前的低谷环境中融资。如果能在低谷融到资,就会比别人跑得更快。对于PE而言,现阶段的投资价格显然更为合适。我们预期,天汇环球的年收益在40%~60%之间。
《投资者报》:作为PE,早晚要从企业中退出,添惠通常会采取什么方式退出?
麦克尔·添惠:和中国很多基金的做法不同,添惠家族所购买的股票往往是以长期持有为目的,有的已经持有20~30年。
在股票市场,我们通常选择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下的中小公司进行投资。这些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往往被大家伙收购了,这个时候,我们一定退出。还有一种情况,公司的市值超过10亿美元了,我们也会退出。
我们认为在投资中最好不要控股,让公司的管理层控股是保持企业增长的好方法。同时,我们也十分不喜欢对赌协议,这是最伤害企业的一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