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align=left src=../image/5554.jpg
扬子鳄因生活区域位于古时称为扬子江的长江下游一带而得名。它是一种小型的鳄,体长一般为1.5米,体重15—30千克。外形扁而长,明显地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头略高起,吻部低平,比其他鳄类短。吻端有可以启闭的外鼻孔一对。耳孔呈缝裂状,也有可以闭合的瓣膜。眼大,为黑色,突出于头的两侧,有上下眼睑和薄而透明的瞬膜,潜水时由前向后闭合,就如同戴上了防护眼镜,既不影响视力,又能在水中保护眼睛。口内有锥状的槽生牙齿,上颌每侧为18枚,下颌每侧为19枚,像锯齿一样,十分锋利。皮肤覆以角质鳞片及骨板,腹甲较软,相邻的骨板间为柔韧的皮革质皮肤所连接,背部为暗褐色,有黄斑和黄条,腹面灰色,有黄灰色小斑和横条。颈部较细,有两对有纵棱的鳞片,躯干部略扁平,背部有17排矩形鳞片,横贯于背部的有6排,腹部有28排略呈矩形的鳞片。四肢较短,前肢5指,内侧有3个爪,无蹼;后肢4趾,内侧三个趾上有爪,趾间有蹼。尾侧扁而长,有灰、黑相间的环纹,两条纵嵴在尾后端逐渐合而为一。
扬子鳄又叫中华鼍或鼍龙,俗称“土龙”。据文字学研究,鼍字实际是这种动物的象形字。鼍类动物的历史很长,从距今1亿5千多万年的中生代就已经出现,与中生代各种恐龙的祖先属于同一世系,因而扬子鳄在皮肤、牙齿、骨骼结构等方面,都还保留着许多恐龙时代爬行动物的特征,可以为恐龙的复原模型提供线索,对于研究和推断恐龙的生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生物的进化也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又有活化石之称。
扬子鳄是我国特产动物,也世界上仅有的2种的温带淡水鳄类之一,原来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根据化石记录,几乎遍及过大半个中国,特别盛产于自武汉以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我国古代从周朝起就已用它的皮制鼓,并把它的形象刻在钟鼎上。《诗经》中有“鼍鼓逢逢”的句子,《罗愿》中有“李斯亦云,树灵鼍之鼓,是周秦皆冒鼓也”,《夏小正》有“二月计剥 ,剥 以为鼓也。按 即鼍也,似鼍小,四足,长丈余。横飞善睡。白岸吐水。日入则没。夜鸣如鼓。其声应更,江淮之间谓之鼍更。又闻鼓则鸣,与相应也。其皮坚厚,可以冒鼓。因其材而用之也。”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南人珍其肉,以为嫁娶之敬”的记载。
后来由于气候的变迁及人为的影响,使它的分布区大大缩小,至今只残存在长江下游的安徽南陵、宣城、泾县、宁国、郎溪、广德、青阳,江苏宜兴、高淳,江西及浙江长兴、安吉(湖州)等个别地区,野外总数已不足500条,因此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
扬子鳄是一种水陆两栖的爬行动物,在鳄类中性情最为温顺。喜欢住在河滩、湖泊、沼泽及丘陵山涧的滩地,这些地方长满了芦苇、灌丛或翠竹,既便于隐蔽,又便于捕捉食物。扬子鳄以鱼、软体动物、甲壳类、蛙、龟鳖、小鸟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取食时性情凶猛,还能用突然甩动尾部将岸边的猎物击入水中的方法捕而食之,偶而也偷食水中的鹅、鸭等家禽。它在水中游动灵活而敏捷,用指(趾)间的蹼划水,用尾当舵,但由于颈椎上生有肋骨,头不能向侧面转动,短粗的四肢支撑着沉重的身体,所以在陆地上行动十分迟缓。它平时经常爬伏数小时纹丝不动,每昼夜活动的时间,如爬行、游动、进食等,总共不过2—4个小时。
扬子鳄在水中游动灵活而敏捷,但在陆地上行动十分迟缓。善于挖掘洞穴,造好的洞穴就像一个迷宫,有1—3个洞口、1—2通气孔,以及“卧室”和“地下水库”等。以鱼、软体动物、甲壳类、蛙、龟鳖、小鸟及小型哺乳动物等为食。繁殖期为5—8月。产卵于土穴中,每次产卵8—9枚。产完卵用草盖好,靠阳光热能及巢材腐烂发热的温度进行孵化。孵化期为60天左右。刚出生的幼体身体的横纹为桔红色,没有牙齿,叫声很响亮。雌性对幼体关怀备至,直到它们可以独立生活时为止。
作者:李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