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软件小史(摘自企业信息化:需求变化引发软件危机)

王朝vc·作者佚名  2006-0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有两条非常清晰的脉络。

第一条是沿着MRP的道路走过来,我国一些大型企业所走的就是这条路。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曾花大力气引进以MRP为代表的国外先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以求提高企业的生产制造管理水平,达到“既要降低库存,又不出现物料短缺”的目的。与此同时,人们也提出了“向管理要效益”的口号。后来,随着企业应用MRP的深入,人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他们要求管理信息系统在处理物料计划信息的同时,要能同步处理财务信息。也就是说,企业要求财务会计系统有同步地从生产系统中获得资金信息,并随时控制和指导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资金流与物资流的统一。这就出现了MRPII的应用。从MRP走过来的大部分企业,他们目前的管理信息化正处于这个阶段。

另一条路是沿着会计电算化走过来的,这是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选择。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一些企业为了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与准确度,开始采用会计软件来代替人工作账,并由此开始了“会计电算化”的漫漫历程。不久,企业便不满足于这种事务型的会计核算软件,他们需要“财务管理”,即能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与决策,并为企业经营提供指导作用。于是,他们开始应用管理型的财务软件。从1997年开始,一些企业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需求:将财务管理与监控职能扩展到销售、采购等业务环节,实现财务核算、控制与进销、存业务的事务处理一体化,这其实就是目前很多企业正做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在以“会计电算化”为管理信息化突破口的企业中,很多都已实施了“财务业务一华体化系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