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油价即将上涨的消息,让整个汽车界再度风声鹤唳。不少消费者致电本报,询问相关情况。
据悉,随着两会的结束,国内成品油价格将有一次较大幅度的上涨,上调后的价格可能首度超过5元。一位中石化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国内成品油价格第一步的涨幅可能超过20%。“此次油价上调幅度可能在0.5~1.5元区间,应该分几次调整来完成,以缓解社会各界的压力。”北京亚运村车市信息部部长郭咏认为,目前看来,新一轮油价上调已经不可避免。从国际石油市场来看,石油价格已经连续多个星期在超过60美元/桶的高位上徘徊,并酝酿着新一轮的涨价。
而在国内,以93号汽油为例,其价格自2005年7月23日零时起,一直维持在4.26元/升,这明显不符合此前提出的“及时调整汽油价格,保证与国际接轨”战略。当时,针对油价的频繁变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表示,与国际接轨,是国内成品油定价的总原则。
事实上,由于国内成品油的定价机制问题,国内炼油厂已经产生数十亿元亏损。
就此,国家发改委日前召集了一次会议,征询有关方面对油价进一步调整的意见,征询对象包括相关部委、中石化、中石油以及汽车业界等相关的人士。
发改委能源局人士称,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事关多方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协调各方面利益是改革的关键。中石化副董事长王基铭在两会期间也坦言:“从政府来讲,一旦涨价,就要考虑到对消耗部门给予相应的优惠,以作平衡。”
此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40%,因此,国际油价变动必然影响到国内石油市场。”如果国际油价保持高位,那么国内油价上调就是一种必然。
石油管理干部学院韩学功教授不赞成这种观点。他认为,成品油价格改革宜稳不宜乱,完全开放确实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我国成品油市场尚未成熟,完全依靠分散市场自主地形成价格,势必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韩学功教授认为,提高油价必须考虑到国内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事实上,近期油价上涨的相关消息已经引起了一些消费者的恐慌。此前,北京零点前进策略咨询公司的调查也显示,近70%的消费者表示,可以承受的油价上限在4.5元/升以内。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油价上涨到5元/升是消费者购车意向敏感点。油价达到5元/升,将有5%的消费者放弃购车;若达到6元/升,将有12%的潜在用户放弃购车。
另外,油价上涨对汽车制造业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少打算购买经济型轿车的潜在消费者放弃了购车意愿;而原先打算购买中高级轿车的消费者则选择了经济型轿车。而低端SUV厂商更是度日如年,油价上涨的压力和不知何时出台的燃油税,使其销量一路走低。
据悉,中石化长城润滑油已经在1月12日、2月6日、2月28日和3月6日连续进行了调整,几乎涵盖了汽车及柴油机、通用机械以及齿轮和液压用润滑油等所有类型的润滑油品种。如其中一种齿轮油从原先的1324元/165千克,加价到1429元/165千克,上涨7.9%;另一种4升的液压油价格,在一个月内从原先的35.4元升到37.5元,涨幅5%。
经过这几次调整,今年1到3月,长城润滑油的总体涨幅达到了10%左右,而去年全年的综合涨幅才在5%左右。
另据上海方面的消息,由于中石油也将于近期对旗下数十种昆仑润滑油价格进行调整,因此,沪上很多汽配店闻讯后已经开始积极囤货。最近几天,上海市场上昆仑润滑油的平均销量上涨了50%。 ( 黄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