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不仅与编导、剪辑、录音合成等环节有关,而且摄像人员的想象力与画面的稳定性在电视片制作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想象是构思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方式,电视摄像也不例外。但是,在电视摄像过程中往往只顾稿本内容而忽视了摄像人员的丰富想象力,结果由于有限的固定镜头而限制了摄录操作的灵活性,最后可能为编辑带来困难。
想象和虚构不是一回事。想象的内容主要来自生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设计镜头、美化画面、丰富画面语言。发挥想象力在摄像过程中甚为重要,它使摄录人员能准确地选择艺术形象。想象力来自摄像人员的生活知识和艺术修养,它可以引导摄像人员去设计并选择素材、环境、机位和角度,以确保摄录合乎稿本的画面。想象的作用还在于,通过摄录的电视画面,形象而有力地吸引观众并使之产生共鸣。在发挥想象力时,必须注意空间感、立体感、质感,充分运用透视、光线、线条、色调和镜头组接等手法和技巧,从而既保证稿本的科学性,又增强画面表现的艺术性。
根据笔者的经验和感受,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引人入胜的画面,除了运用解说、音乐、镜头技巧、想象力之外,还有就是画面稳定,这一点非常重要。镜头摇摇晃晃、无规律地摆动等,会令人心烦意乱甚至产生厌恶感,对专题片来说尤其如此。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画面稳定呢?
电视画面要“动”(指镜头技巧的运用等)是不可避免的,保持画面稳定并不排除镜头的移动变换,这里主要指镜头变换和画面显示时要确保画面稳定。如果摄像时不用三脚架,要保证画面稳定,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始终保持画面基本线条“横平竖直”,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人们的习惯印象和固有的概念往往是他们判断的标准。只有这样,才是人们所谓的“稳”。(2)当利用摇镜头摄像时,要尽量缓慢移动且要保持水平移动。如拍摄三峡坝区全貌,既可以居高正面俯摄,也可以侧面俯摄,但无论是“摇”、还是“推拉”镜头,都要尽量缓慢移动以保证画面稳,否则会出现跳跃式的突变,使观众产生厌烦感。
(3)要保持画面的稳定,摄像员还必须练习臂力,要能“托得住”、“托得稳”摄像机,其运动线应是水平弧线而不是水平的波浪线。肩扛摄像机运动拍摄时,两腿最好走直线、迈小步,腿弯曲,要尽量使摄像机与肩保持一定距离,双臂最好展开并离开左右胸。摄像时如果利用三脚架,为保证画面的稳定,首先必须选好中心机位并在试摄过程中调整机位和角度,否则,尽管利用三脚架固定摄像机摄像,也只能保证画面不晃动(机位稳定),而无法保证画面稳定。
当选择好机位和角度开始摄像时,在摇镜头过程中可能出现画面主体物倾斜而造成“画面不稳”。当采用三脚架固定机位而垂直摇镜头时,会产生物体前倾或后仰等“画面不稳定”感。当摄像过程中采用推、拉镜头技巧时,也会造成“画面跳跃”感。总之,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要想所摄画面稳定,摄像人员必须了解三脚架的性能和熟练掌握各部件的调整,同时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在灵活运用过程中保证画面的稳定性。除镜头运动求稳之外,另一个突出问题是画面的相对稳定。
任何镜头都要以稳定画面开始并在稳定画面中停机,这是从镜头组接和人们心理要求角度谈的。任何镜头(摇、推、拉等)都要有足够长的时间保证画面的相对静止,否则,组接后的画面将动来动去而使人眼花缭乱。同时,要根据解说词保证足够的画面稳定时间,影视作品的特点主要是以视听效果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所以两者必须有机地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其艺术效果。
影视作品成功与否和摄像人员的丰富想象力、画面的稳定性紧密相关。丰富的想象力、画面的稳定性主要来自摄像人员的日常观察,深入的理论学习,以及身体素质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