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庞大而多级分渠的通信网络。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已建立了3000多个大型或超大型数据库。因此如何利用好庞大的数据资源,高效、安全的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利用先进的INTERNET/INTRANET技术实现电子化办公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就电子政务系统结构设计的关键点,结合笔者成功实施政务项目的经验予以简单介绍。
系统需求概述
由于政府信息资源的特殊性,政务平台的实施必须能充分反映政府的职能,同时应能满足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负责人和各民众社团的需求。其次,政务资源的共享等级各异,数据表示形式多样化,数据容量日趋庞大,因此系统要有良好的伸缩性。随着国外新兴技术的逐渐成熟,国家对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加快,还将广泛应用网络存储、网格计算、多媒体语音传送等技术,结合政府专网和INTERNET,逐步从单纯电子办公、形象包装转向包括公众服务、公共关系管理、政府和社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的高等级服务和业务管理。
软硬件环境配置
我国电子政务的构架包括统一政府信息网络平台和政府业务处理系统。高效、安全的实现各级部门的纵向互联以及跨部门的网络组建是实施政务平台的基础,做好这一步,将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强监管透明度,同时也利于组建跨地域、跨平台的业务处理系统。
当然软件环境也不容忽视,目前操作系统市场上Linux和Windows的竞争异常激烈,笔者的建议是两者都不排斥。Linux平台有着网络管理优势,对于财政紧缩的部门而言,还可以直接架构内置防火墙的开放源码系统,比如Smoothwall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Windows平台的易维护性也将缓和各部门对高素质网管员的紧缺,节省财政支出。
同时,多平台的设计,对于系统实施也能起着良好的作用。一般而言在多平台混合的环境下所开发的软件移植性比较好,不致于高层软件被操作系统捆死,可以从容应对操作系统的变迁所带来的影响,这也有利于解决政务资源特别敏感的安全问题。
系统功能分析
需求中已分析了目前的政务系统已不只是简单的电子办公,需要便于政府内部管理、简化公务处理流程、利于政民沟通。本着“高内聚,低耦合”的模块划分原则,笔者给出一个简单的政务平台模块示例图,如图1所示。
图1
值得注意的是,底层服务模块(支撑模块)和高层功能模块(子系统模块)之间的接口必须规范。以便可以在极少改动功能模块内部具体实现的情况下,有选择地插入N层中间件。
整体架构设计
前面已经谈到,目前政务资源数据极其分散且存储格式各异,甚至在一个部门内也有采用DB2、SQL Server等多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现象。
为有效利用固有数据,节省财政支出,应架设独利于平台的数据库引擎,在跨平台实现上,Java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数据库引擎提取数据对象,把数据资源转换成XML通用格式,提供给负责资源管理的底层服务系统,由底层服务系统接受各子系统服务请求,并作出及时响应。框架结构示例如图2所示。
图2如果有特殊需求,政府专网内也可以隔离客户终端,加入防火墙、配备电子证书等防范措施。在数据库引擎实现上应充分考虑SOAP、UDDI、WSDP等Web Service标准,以便高效可扩展的实现分布式管理。
总之,在系统架构中我们应牢牢记住“有限资源,充分利用,无限扩展”的原则。这一点对非政务系统的架构也同样适用。
上面只是简单介绍了整体架构的设计原则,如果读者对具体实施政务项目、有关程序设计模式应用、J2EE开发等感兴趣,欢迎通过nbDeveloper@hotmail.com与笔者进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