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月前我突发"完全性右束传导阻滞",按您的指导,我的64排心脏CT检查出有部分左前分支"心肌桥",当时因为有心慌,乏力,怕冷,没有特殊治疗,但是经过休息,3个月就好了.最近,天气一冷,又有一些使我生气的事,我又出现上述症状,只是乏力不明显,我是否心脏疾病复发?应该如何对待!请指教.谢谢
(当时描述:我体检时心电图诊断是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过去没有),当时身体不舒服,有乏力感觉.回忆三周前有咽喉炎,上感,有过黄痰,服用抗菌素后"感染"控制了,现在仍有乏力感,化验提示心肌酶在正常范围,请老师指教:我应该如何是好!注意事项和需要做什么进一步的检查?
2010-03-19 10:05 补充问题
我已有64岁,男,以往无心脏病病史,目前的状况下心脏跳动次序是否改变,左心室先跳,最后右心室再跳,我比较敏感,现在的症状与心跳程序改变有关系吗,还是主要因局部心肌受损害引起.谢谢老师指点!
您告诉我: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虽可见于正常人,但更常见于心脏病患者,如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病及先心病等。
你已60多岁,在体检时心电图诊断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这主要是应除外冠心病或心肌病的可能。
因以前无传导阻滞,可除外先心病;心肌炎也可引起传导阻滞,但心肌炎更多见于青少年,老年患者并不多见,你虽三周前有上感史,经化验心肌酶正常,所以急性心肌炎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老年患者,则多考虑冠心病所致,因中老年以上易有动脉硬化,引起心肌缺血;心脏也易随年龄增长,传导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引起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应根据心脏及其他方面的情况而定,如出现在一向健康、无明显心脏病者,其预后大多良好。
建议再做进一步检查:
1、心脏超声:可观察心脏有无扩大,心肌有无肥厚,瓣膜有无异常,以及室壁运动、血液反流等,从而对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做出诊断;
2、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有无心肌缺血表现;
3、必要时做64排螺旋CT检查:为一项新的心脏无创检查 ,能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CT图像,可对冠心病做出诊断。
因有传导阻滞存在,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不大。
如经检查,有冠心病,则可按冠心病进行治疗,可服用抗心肌缺血的中西药物等。
如经检查心脏无明显异常,单纯右束支传导阻滞则无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
不管心脏有无病变,平时都要注意对冠心病进行防治,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并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等冠心病易患因素,并给予相应治疗。
你好:
根据你所述的情况,主要是有阵发性的心慌、乏力,怕冷的症状,心电图有完全性右束传导阻滞,经心脏CT检查,有冠状动脉心肌桥。
所以,引起阵发性的心慌、乏力的原因,可能为心肌桥所致。
心肌桥常发生在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它是先天发育形成的,不是后天所得的。
心肌桥通常为良性的,如果对冠状动脉无压迫,不造成冠状动脉狭窄,则对心脏供血无影响。
心肌桥对心脏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心肌束覆盖了部分冠脉血管,当心脏收缩时,会挤压血管,导致冠脉管腔相对狭窄,影响局部心肌供血。另外,因为该处长期的血流异常,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引起冠状动脉狭窄。
此时患者可有心悸、胸闷、胸痛、乏力等症状,这种症状通常是阵发性的,在活动后可明显,休息后可恢复,但很少可引起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等。
对于心肌桥的治疗,如不引起冠状动脉明显狭窄,一般不需要治疗。
如因部分狭窄,引起明显症状时,可用药物治疗改善缺血症状,常用硫氮卓酮(恬尔心)等,如有心动过速,可用倍他乐克;但有传导阻滞时,倍他乐克最好不用。
消心痛等也不宜使用。
建议向医生咨询一下,关于心脏CT检查心肌桥的压迫情况,如有压迫或冠状动脉狭窄,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至于心肌炎,心肌酶正常,可能性不大,另外老年人心肌炎的机率也较少。
关于怕冷,这不是心脏病引起的,如怕冷症状明显,加上乏力,应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情况。必要时可做一下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等检查。
看不懂,只希望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