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普遍的“2005手机洗牌年”预测中,日本东芝被证实从普天东芝合资公司中撤资,这意味着东芝正式退出中国CDMA手机市场。这一消息,再次激起媒体对日系手机生存危机的关注。
过去几年里,像松下、三菱、三洋这些在日本响当当的牌子,在中国市场却一直排在第三阵营。在东芝撤资事件的背后,实力雄厚却在中国表现不佳的日系手机,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这无疑同样值得其他日系手机企业进行反思与警觉。
与在中国市场得风得雨的欧美品牌相比,日系的东芝手机被消费者抛弃,究其本质原因,是没有像欧美手机那样在中国进行成功的本土化运作,推出的产品没能适应中国的市场需求。事实上,能否真正从行动上贴近中国老百姓市场,决不是喊喊口号,这将是所有日系手机在中国碰到的共同课题。以另一家来自日本的CDMA巨头京瓷为例,前两年推出的手机虽然在CDMA功能上拿到了多个中国“第一”,但因为价格过高,功能“过剩”,中国消费者并不愿意买帐,当然就难赚到钱。不过,资深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市场,东芝撤资事件,并不可能引发日系手机“前赴后继”地淡出中国。
NEC(中国)通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虽然日系品牌总的来说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但应该看到,在日系手机阵营内部,以NEC(日本GSM市场第一品牌)、京瓷(日本CDMA第一品牌)等为代表的一些品牌,这两年在中国市场已经开始“路线”上的分化。NEC的变阵,以挖来原摩托罗拉手机老总卢雷,并充分授权其实施本土化战略为象征,现在该公司的决策层差不多全是中国人了;京瓷的革新,则以改变其一贯坚持的高端路线,推出了面向入门级用户的低价手机,并一举拿到的中国联通集体采购50万台“超低端CDMA手机”订单为标志。而无论是G网还是C网的新“路线”,其最终归宿,都将取决于“到底能不能虚心地走出日本手机在日本、美国等市场曾有的辉煌,老老实实地拜中国的市场实际为‘老师’”。
京瓷进入中国的背景与东芝有诸多相似:都在2000年进入中国,都选择只做CDMA手机,入市之初推出的高端CDMA手机都动辄卖4000元以上,销售欠佳。因此,不少人习惯于拿京瓷与东芝相类比。“实际上,京瓷未来在中国的命运和走向,关键在于是否按中国的市场规律办事。”业界专家指出,目前,京瓷正在显现出与东芝完全相反的行动方向,该公司上下正忙于为刚在中国联通拿到的50万台的采购大单准备供货,高管们每天都在修正现有的销售体系和销售队伍,以便使其更适应当前的市场和产品形式。50万台手机,已经是多数国内CDMA厂商一年的总销量。按最保守的估算,50万台手机也会产生数亿元的现金流量,这足以保证京瓷下一步在中国的更大发展打下很好基础。
京瓷和东芝有着相似甚至可以说是相同的背景,因为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方式目前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将来的市场发展还有很多不可预测之处,现在对日系手机厂商下结论也为时尚早,但未来是做京瓷还是做东芝却是这些厂商不得不首先考虑的问题。日系厂商必须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对待中国市场,用更大的勇气改变与本地市场不符的工作模式,中国的市场也将在激烈的竞争中静观日系厂商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