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商家节日促销活动是对商家诚信的最大考验。昨日,一消费者向记者反映,他购买的一部促销手机,其价格竟然比其他店同型号手机贵了将近500元。
该消费者非常委屈地称,正是看中该店贴出来的促销海报,才毫不犹豫地将该款手机买下,谁知到其他通讯店一看,标价也才900多元。当他重返该手机店要求退款时,却被以无质量问题为由拒绝退款。
无独有偶,另一消费者在九二路某超市购物,发现原价标明8元多的物品现促销价仅为5元多,当他购买两瓶后,到其他超市一看,标价也仅仅是5元多。
针对这一现象,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得到的答复是,对于前一种情况,这是商家搞促销活动中用的一种促销技巧,对消费者来说,只能是货比三家后再购买;至于后一种情况,如果有证据能够证明其以前的价格为5元多,就可以进行价格欺诈方面的投诉。
记者随后采访了一些商家,他们普遍认为,对商家来说,节日无疑是黄金销售时段,但“诚信”二字更不容忽视,特别是在节日期间,贪一时之利就会失长远之利,越是黄金销售时段,更要注重“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