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一位高血压患者假如合并有冠心病或传导阻滞、或者并发为高血压性心脏病,该如何合理用药?该如何选择治疗方案?稳定期该选择何类降压药物呢?谢谢老师,急需您的帮助。
你好:
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血压升高,除引起动脉硬化外,还可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心脏泵血阻力上升,左心室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称为高血压心脏病;
高血压还可直接导致冠状动脉硬化与痉挛,引起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出现左室肥厚后,又进一步加重心肌耗氧,加重缺血。
高血压同时发生高心病与冠心病时,称为高冠心。高冠心患者因心肌缺血、心脏增大,可出现心律失常、传导阻滞或心力衰竭等各种并发症。
高冠心的治疗,主要是有效的控制高血压,以减轻心脏与心血管的负荷,同时要并用抗心肌缺血药物,延缓动脉硬化与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
防治方法:
1、控制血压:
应选用时效长、降压稳、副作用小、长期服用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如逆转左室肥厚)的降压药。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长效降压药物,如普利类(贝那普利、依那普利)、沙坦类(代文,伊贝沙坦、替米沙坦)及长效地平类(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与β阻滞剂等,长期应用均可使左心室重量减轻,有逆转心室肥厚、保护靶器官的作用。
其中,普利类与沙坦类还有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治疗方案:
1)轻度高血压,可选择其中的一种服用;
2)如一种降压药控制不理想,可联用两种不同类型的降压药,如沙坦类(或普利类)加地平类。
3)如有心功能不全者,可选择沙坦类(或普利类)降压药,也可选择新型利尿类降压药,如寿比山(引达帕胺);
4)有传导阻滞时,一般慎用β阻滞剂等影响传导的药物。
通过降压治疗,逐步把血压控制在较理想的水平,如130/85mmhg以下,如有血糖、血脂增高时,应积极治疗。
2、改善心肌缺血:
1)硝酸酯类(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防治心绞痛):
如消心痛(短效)10mg 3/日,也可在心绞痛发作时临时含化或服用)。
鲁南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醇)等,为中效制剂,20mg 2/日服。异乐定(长效)50mg 1/日。
2)β-阻滞剂(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氧,治疗高血压),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12.5~25mg 2/日,有传导阻滞时慎用。
3)抗血小板制剂:阿斯匹林 75mg 1/日,或拜阿斯匹林100mg /1日。
4)中药可选择丹参片、丹参滴丸、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或地奥心血康等,用于辅助治疗。
3、同时要注重非药物治疗,主要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避免精神刺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