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杜仲与五味子的详细药效。
杜仲是补虚药中的一种助阳药,是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功效是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要用于肾虚所致腰胯乏力、阳痿、尿频等证,常与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熟地、牛膝等同用。
与枸杞、天麻、灵芝一起浸酒喝也可以,不过别补大了,量要限制。
至于什么比例,杜仲要少放,它同时有降压、利尿、收缩子宫和使人体安静贪睡的作用。枸杞可以多放点。灵芝也要少放五味子,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等,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五味子名称的来历,苏恭在《唐本草》中已作了解释,云:“其果实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俱也”。以干燥成熟的果实入药,因其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故名五味子。
植物具有种种不同的滋味,这是由其所含的成分决定的。糖类本身含有甜素,淀粉类入口被酶分解后也会变甜——形成麦芽糖和萄萄糖。酸类如苹果酸、柠檬酸等多呈酸味。生物碱类——药理作用最强的成分却多苦味,因此民间有“良药苦口利于病”的说法。某些挥发油、生物碱和辣素具有辣味,而涩味和咸味则分别是含有鞣酸和盐类之故。种种不同的滋味,具有不同的作用。中医认为酸入肝,苦入心,甜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一味药具有一种以上滋味的并不少,但一味药而五味俱全的却不太多。由此可知,五味子的药效之高了。故《图经本草》云:“其味酸咸苦辛甘皆全者为真也”。
五味子在我国品种繁多,约有18种。因产地不同,有南北之分,分为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早在400多年前,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五味子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北五味子,又称辽五味子,花乳白色或淡红色,果深红色,个大,肉厚,味浓,主要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区的山区。历代医家都指出:药用以北五味子为佳。南五味子,又名西五味子、华中五味子。花橙黄色,果红色,个小,肉薄,味淡,主要产于四川、陕西、甘肃、江西以及西藏等省区,常作北五味子的代用品,药效稍逊。南五味子外形特征与北五味子相近。陕西省南北五味子兼有,北五味子主要分布在秦岭北坡、渭北山区及陕北的南部;秦岭南坡和大巴山区为南五味子产区。
五味子自古入药,始载于《尔雅》,"申农本萆经》列为“上品”。以果实入药,其味酸,性温。具有补气、补肺、补肾、养阴、养心、养肝、固精、止汗、止泻、生津、滋阳、益脾、安神之功效。主治肺虚咳嗽、津伤口渴、自汗盗汗、神经衰弱、久泻久痢、心悸失眠、多梦、遗精遗尿等症。《神农本草经》记述:“五味子主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名医别录》云:“五味子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药性本草》说它: “治中下气,止呕逆,补虚劳,令人体悦泽”。孙思邈《千金方》云:“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抱朴子》云:“五味者,五行之精,其子有五味。淮南公羡门子服之十六年,而色如玉女,入水不沾,入火不灼”。
五味子是神经系统的强壮剂,它和人参、刺五加一样,被并称为“适应原样物质”。能增强听力、视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可安眠,现用于神经衰弱、美尼尔氏综合症和性机能减退的治疗。还可以治疗耳鸣、心悸、头晕等症。
五味子是防治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良药。有保肺、强心之功。隐匿型克山病服五味子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五味子能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并能帮助祛痰,被称为“嗽药”、“神药”。只要加上相应的配伍,无论急性、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都可应用。五味子粉治疗肝炎也有70%的疗效。利用五味子的酸味,可补充胃酸的不足,用来治疗萎缩性胃炎。五味子3克,配上石斛9克、芍药9克、甘草3克,便是常用的民间单方。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五味子果实中含挥发油2%,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枸檬醛、五味子素、五味子醇等。还含有机酸,包括苹果酸(8%)、柠檬酸(11.2%)、酒石酸(2%)。此外,尚含蛋白质10.6%,糖分19.6%、氨基酸、维生素C、A和抗坏血酸(0.035~0.047%)、鞣质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种子含脂肪约34%,蔓可熬茶。具有强心、降压作用。还能刺激子宫的平滑肌,使子宫节律性收缩加强,可以增加产妇分娩能力。还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对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及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因此,五味子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能。
采用五味子为主要原料,制成五味子酒、榨油、提取芳香油,制成五味子冲剂、糖浆、保健高级补品和各种饮料、糖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陕西陇县秦陇果酒厂和陕南、关中地区的一些酒厂,生产的五味子洒,酒质清亮透明,酒色鲜红悦目,酒味醇厚芳香,酸甜适度。常饮可安神降压,清肺健胃,解除疲劳。这种酒的度数适中,低甜型,男女均可饮用,有益健康长寿,是一种理想的饮料补品。目前,这种酒除在西安、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珠海等国内市场紧俏外,在国外有较强的竞争力。日本、美国、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外商十分欢迎。
陕西五味子,属木兰科(Magnoliaceae)、五味子属,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药用植物。茎蔓长达8~10米。茎皮灰褐色,皮孔明显,表面微开裂,捻之具有柠檬香气,嫩枝红棕色,茎蔓柔软不易折断,攀缘刺架或其它树木上;单叶互生,叶柄细长,叶片卵形或倒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疏生小尖齿,叶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花单性,腋生,乳白色或淡红色,有香气,偶见雌雄同花,雅而不俗;浆果球形,直径5~7毫米;果穗成串,宛若葡萄,大小如豆,成熟后红似玛瑙,艳丽夺目。每果内含种子1~2粒。种皮黄褐色,肾形,坚硬平滑,富有油质。花期5~7月,果期8~9月。
五味子果肉柔软,甜中带酸,有一点药味。它虽名见药典,但在山区宠大的野生水果家族中,不过只是个小不点儿,不占什么地位。千百来年,它在山中自生自灭,山民们很少)七顾,只是小孩子们喜欢吃它。如今在山间小镇,每遇五味子成熟,便有山里人肩挑叫卖,竞相争购。一粒入口,立有生津、提神、清心、去热之效。
五味子性喜阳光,多生于阳坡杂木林中和山谷或溪流两岸的乔木或灌木丛中。耐严寒,喜潮湿,宜凉爽寒冷气候。以肥沃深厚的腐殖质土壤为佳,适应性强。人工栽培主要采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的方法。扦插或压条的无性繁殖法,成活率较有性繁殖成活率低。五味子在“霜降”后,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摘,拣去果枝及杂质,置于竹帘上摊晒。早迎朝霞,夕辞落日,珠光宝色,闪闪烁烁,尤如玛瑙。待晒干后,贮于干燥通风处。防止霉烂、虫蛀。干燥果实略呈球形或扁球形,外皮鲜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显油润,有不整齐的皱纹。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而苦。以紫红色、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者为佳。
五味子还是优良的观花赏果垂直绿化植物,栽于拱门,植于绿廊两侧,或亭台周围,庭院花园,更显得自然协调。
降压作用
树皮的提取物及煎剂对动物有持久的降压作用。用其浸膏5毫升(生药1~2克)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后产生显着的降压作用,可持续2~3小时,呈"快速耐受"现象。在3只肾型高血压狗,每天以煎剂5~8克/公斤灌胃,共4周,收缩压降低最多时只有8~22毫米汞柱(4~10%),因此疗效不够满意。杜仲的炮制与剂型对降压作用有一定影响,煎剂作用强于酊剂,炒杜仲的降压作用较生杜仲为大。杜仲对猫有降压作用,但持续较短,"快速耐受"现象不显著。对胆甾醇动脉硬化家兔之降压作用较对正常家兔更为显著,但亦能产生"快速耐受"。至于降压原理,因尚未确定有效成分,故属于初步性质,已证明急性降压与迷走神经无大关系,亦不受阿托品之影响。对离体兔心,杜仲小量时先兴奋,后略呈抑制;也有报告其对心脏的抑制作用与其pH有关(pH在4~5之间),经调整后,对大鼠与家兔离体心脏皆呈兴奋作用。杜仲对正常兔耳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但同样浓度却使实验性胆甾醇动脉硬化兔耳血管呈收缩作用,对正常家兔的冠状血管与肾血管在低浓度时多呈扩张作用,高浓度时则相反,对动脉硬化家兔的冠状血管在低浓度时亦呈收缩作用。因其降压与心及血管的直接关系不大,故推论其为中枢性者。 版权:www.eyaocai.com
利尿作用
杜仲的各种制剂对麻醉犬均有利尿作用,且无"快速耐受"现象。对正常大鼠、小鼠亦有利尿作用。杜仲中含钾0.4%,故推论利尿可能与钾有关。
其他作用
临床使用杜仲浸剂,能使高血压患者血压有所降低,并改善头晕、失眠等症状,大剂量(20~25克/公斤/日)杜仲煎剂给狗灌胃,能使其安静、贪睡,不易接受外界刺激。大剂量对小鼠亦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杜仲对大鼠和兔的离体子宫,均能抑制脑垂体后叶所引起的兴奋作用,而使子宫松弛,但对猫的离体子宫反呈兴奋作用。曾有人报告杜仲煎剂在试管中对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其醇浸剂似能减少大鼠肠道中胆甾醇的吸收。
新闻来源:药材网-中药网(http://www.eyaocai.com) 详文参考:http://www.eyaocai.com/pilei/duzhong/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