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做了爸爸,是件很高兴的事情,家里人也都开心的不得了。现在儿子满月了,今天去做检查查出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由于都不是很懂医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大家心情都比较低落。迫切希望这方面的专家能够帮助分析一下检测报告单,最好能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心脏彩色超声报告单------
姓名:略 性别:男 年龄:30天
检测仪器:PHILIPS-5500
参数测量(必测项目):
主动脉根部内径:9mm
左房内径:13mm
左室舒张末内径:21mm
室间隔舒张末厚度:4mm
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4mm
描述:
儿童先心病筛查:室间隔膜周部可见约6mm回声中断,室水平见左向右分流信号,峰值流速约5.0m/s,压差约100mmHg。房间隔中部可见约3mm左向右分流信号。各瓣膜回声、活动及血流未见异常。左心饱满,余房、室内径尚好。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厚度及运动未见异常。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膜周部,左向右分流)
卵圆孔未闭
你的宝宝患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伴卵园孔未闭,我认为迟早必须手术治疗,这种手术最小有在未满月内施行,但我觉得一岁后比较适宜,我相信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这个手术做得较好,你不妨前去看看,挂个专家号,听听专家意见.
现将手术适应症叙述如下:
[适应证]
1.小室间隔缺损可能在10~12岁以前自动闭合,有人不主张过早手术;但因这类病人的手术几乎没有死亡的,而如果不予手术,不但将使父母和病人因存在心脏杂音而产生精神负担或入学困难,还有发生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心瓣膜炎的危险,故近来亦列入手术适应证。
2.有心脏增大和大量左向右分流者。
3.婴儿有较大室缺、肺动脉高压、左心衰竭、反复肺感染、肺动脉压上升及生长发育不良者应及早手术。
4.室缺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应及时手术。
5.有肺动脉瓣狭窄或流出道狭窄者室缺多半较大。狭窄明显者可出现右向左分流,应一并手术。
6.有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主动脉压<0.75者可以手术,但术后高压不能全消。
心脏的结构讲起来啰嗦,功能上也啰嗦,简单说明一下
以人站立看,心脏可分四个室,上面两个,叫心房,下面两个叫心室。好比两层楼,上面两间“房”,下面两间“室”。左右对应的上“房”下“室”可以相通,但左右不通。也就是上面两间房是不通的,同样,下面两室也不通;但左边上下两间房室通,同样右边上下两间房室通。你可以用“田”来表示“房”和“室”试着画画。上面两间房分别叫左右心房,下面两间室分别叫左右心室。
“室间隔缺损(膜周部,左向右分流)”,说明下面两间室“墙壁”有损,所以“通”了,这样的问题是很严重的。因为左心室是含氧高的血,血流出心脏要供给全身,给全身器官供氧。右心室是全身含氧低的血流回心脏的血,流出心脏后到肺部,获取呼吸到的氧气。本来左右互不相干,路线目的各不同。现在我们看,左心室的血流出心脏要到全身各处,执行供氧任务,但因为
“室间隔缺损(膜周部,左向右分流)”,一小部分会“私自”流到右心室,其后果是身体的器官会供血——供氧不足。什么器官对氧不足最敏感?是大脑。注意,这是正在发育的大脑,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大脑的发育,影响智力,影响身体发育,后果严重可以想见。
“卵圆孔未闭”,是上面两个房间—--心房又相通了。卵圆孔是胎儿心脏发育时的残留。胎儿发育时左右心房“墙壁”有个小圆孔——卵圆孔,可以通,但出生后,婴儿是自主呼吸大自然的空气,卵圆孔就会被关闭了,最后闭合,形成一堵“墙”,使左右心房彻底隔开。以后就形成前面描述的左右上下“通”和“不通”的格局。
先心病是很严重的,建议及早手术治疗,目前也只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安全,费用也是有的。听医嘱及早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