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我今年55岁,血糖高快一年了,(夜里好吸烟,喝水,早上化验血糖最高时为10.55),饮水偏多,饭量不大,精力不旺盛,其它没有明显症状。我不想吃药,(因为药有副作用)行不行?谢谢您!
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该吃药就吃药,不必过分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的治疗作用是重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发现血糖升高以后,总是千万百计找出种种理由,拒绝服用降糖药。其实,这些病人走入了怕用药物治疗的误区。
误区一算不上糖尿病不必服用降糖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9-6.1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
正常范围是6.1-7.8毫摩/升。超过上述两个标准的人,其体内血糖调控机制就存在缺陷了。
有人说,我空腹血糖没有超过7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没有超过11.1毫摩/升,算不上糖尿病,不需要服用降糖药。殊不知,血糖正常范围是根据对大多数健康人的调查而设定的,血糖一旦超过正常范围,就有可能对微血管壁、周围神经等组织和器官产生损害,长期下去还可能导致动脉硬化、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疾病。另外,血糖偏高还会对分泌胰岛素β细胞产生毒性,导致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进一步衰退,降低胰岛素分泌,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很快发展成严重的糖尿病。
因此,一旦发现血糖超过正常值,就应严格控制饮食。如血糖值仍不能恢复正常,就要积极进行“干预治疗”,即服用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干预治疗一段时间后,应复查血糖。如果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则可停服降糖药。
误区二无症状糖尿病用不用药无所谓
罗老师在一年的一次体检中,查出空腹血糖8.9毫摩/升,尿糖(++),被诊断为糖尿病。罗老师想,自己身体一直很好,没用任何糖尿病症状,只要控制好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不服用降糖药,血糖肯定也能恢复正常。可是有一天早晨,罗老师突感头晕,伴恶心、呕吐,家人急忙将他送往医院。CT检查发现出现了“腔隙性脑梗死”,经治疗、休息2周,才慢慢复原。罗老师很纳闷,自己从无高血压,怎么会发生脑梗死呢?医生告诉他,发生脑梗死的病根就是糖尿病。
原来,自确诊为糖尿病一年多来,罗老师一直没有遵照医嘱服用降糖药,血糖始终未能得到很好地控制,脑血管也发生了硬化。再加上糖尿病病人常伴有血黏度升高,很容易导致脑梗死。
实际上,患了糖尿病以后,如果不能将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还可发生蛋白尿、冠心病、白内障、周围神经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导致心、脑、肾等主要器官受损。因此,积极服用降糖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是十分重要的。
误区三降糖药上瘾能不用尽量不用有的人认为,自己血糖虽然偏高,但吃得下、睡得着,而一旦吃了降糖药就会上瘾,天天要吃药,顿顿不离药。
可以肯定地说,服用降糖药是不会上瘾的。至于吃得下、睡得着,并不是衡量健康的标准。有许多疾病就是在吃吃喝喝中产生的,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越吃得下,血糖就越高。
来源:南京晨报
不一定非要用药。
我妈和您岁数差不多,少食多餐,适量运动,注意营养搭配,什么药都没吃,现在7点多。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