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71岁男。曾有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
燥证的治疗
燥气为病记载源于《内经》,发挥于刘完素,至清代喻嘉言更有《秋燥论》的专题探讨,故后者常认为喻氏是研究燥证的第一人。《六因条辨》说:“喻嘉言所著清燥汤,但取甘寒养阴,辛凉清肺,真对症之良方,济世之航焉”。
中医治疗燥证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例如张子和说:“莫治风,莫治燥,治得火时风燥了”,这对临床治疗燥证的治疗有重要借鉴和参考价值。目前各种因燥而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消渴、偏枯、血痹证等,都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所以临床要重视治疗燥证。
燥证是和湿证相对的,是在中医的病因“燥”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体内缺少水分的表现。因此“燥证”也是在许多疾病中归纳出来的共性的东西.
一、燥的含义
燥是中医的病因之一,也是病理变化的结果,病因是指六淫之一,是外来的燥邪,病理变化的结果。是指机体在其他病因的影响下,而产生的“燥”的现象。
外来的燥邪是指秋燥而言,是指秋季天气干燥引起机体的变化。一般外感燥证有凉温之分,燥热为温燥,燥凉为凉燥。
内伤于燥是指阴虚津少,一般多在热性病后期,耗伤津液,或因误治如过汗、过下或过服温燥及苦寒药而伤津,也可由于病人呕吐腹泻、出汗、出血过多,引起燥证的表现。内伤于燥有许多因素,但最后结果是阴血耗损,亡津伤液,乃至出现燥证。
在临床表现上凡符合燥的特性,方能辨证是“燥证”。燥的特点是缺乏水分,凡是临床上有燥象,都是燥证,如鼻咽干燥,舌干唇干,口干欲饮,干咳无痰,大便干结等都和燥有关。燥还有易裂开的特性,因此如果皮肤干燥而皲裂出血,干咳伤肺而咯血等亦和燥有关。燥易化火,故可见口鼻干燥,鼻息气热,咽干疼痛而龈肿等症状。
二、“燥证”的辨证
(一)外来的燥
1.温燥:秋令久晴元雨,秋阳似燥,触感其气而发,此属燥热,燥气肃杀,其性收敛,与肺相应,故初起头痛微热,干咳无痰,或即咯痰亦多粘稠,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苔薄白而燥,尖边俱红,脉象浮数或弦数而涩。
2.凉燥: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而得之,较严冬感受风寒为轻,初起头痛恶寒,身热无汗,鼻鸣而塞,干咳无痰,胸满气逆,或胸胁串痛,继则唇燥咽干,舌苔薄白而干,扪之刺手,脉象浮涩兼紧。
(二)内伤于燥
1.燥痰气结 :情志抑郁夹痰,气逆而上,结于咽喉,即所谓“梅核气”之症,其证咳逆无痰,喉间如含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膺闷满,脉象弦滑,舌苔白腻。
2.津枯内燥:素体阴虚或精血内夺,即燥由内生,或服辛、辣、助阳、化火之品过多并日久,以致化源日涸,津血枯燥。燥在上焦,燥邪乘肺,则可干咳无痰,或痰粘而不易咯出,咽干唇燥,如燥热上逼,热伤肺络则咯血;如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耳鸣目赤,龈肿咽痛;燥伤心阴而心烦心悸;燥在中焦,伤及脾胃之阴,口干咽燥,不思饮食,大便干结,甚则津枯烦渴;燥在下焦,伤及肝肾之阴,则可见手足心热,耳聋烦躁,口舌干燥,脉象弦细,舌绛少津;如阴虚风动,则神倦瘈瘲;血虚脏燥则悲伤欲哭,言行失常,喜怒不节,恍惚多梦,或坐卧不安,身如蚁走。
三、因燥致病的治疗经验
1.慢性咽炎:表现有舌红少苔,咽喉不利,脉细数,用麦门冬汤去人参,加元参、玉竹、生地、桔梗,用少许半夏利咽,取辛通之意,方中不用苦寒之品。
2、糖尿病:对于已用降糖药物,又无明显“三消”症状,表现有口舌干燥、乏力、肌肤搔痒、皮肤脱屑较多,或有便结不畅者,视为血虚津枯内燥证来治疗,用活血润燥生津汤加何首乌、鸡血藤、麻仁。
3、慢性、顽固性皮损诸症:当病人无湿热内结症状时,只表现有血虚外燥的特点,如皮肤粗糙、脱屑,或有燥痒,或有大便不畅,以滋阴养荣法,以四物汤为基础方,加防风、秦艽、白芍。白芍也有通便之功,用量宜在20~30g,更可配用夜交藤,也有润养通便之功。
4、血枯经闭:内有血虚烦热之象,见舌红无苔,月经量少,或闭经数月不至,脉细涩无力者,宜用二至丸、四物汤为基础方,加牛膝、泽兰、卷柏、益母草。香附偏温,血枯津少经闭者不宜用。
5、中风后遗症:尤其是脑血栓形成半身不遂者,很多人不看证,便一概用补阳还五汤,以为可以通用,其实这是不妥当的。这些病人中相当一部分人舌红、脉细、烦热、肌肉萎缩,皮肤干裂失润,大便秘结,一派阴虚内燥之象。我常用生地、何首乌、牛膝、杜仲配芍药甘草汤来调理。
6、老年人便秘者,多有内燥之象,当用皂角、防风、麻仁、秦艽、桃仁、白芍、生地等。泄其阴火,润其血燥,只有必要时方可酌情加入大黄、木香、槟榔。
附:治燥八法
(一)辛凉甘润法:用于温燥伤表,但津液已耗,燥邪不能外透。辛凉甘寒之剂,以辛凉宣透在表之燥热,兼甘寒生津而复阴,俾津复而透邪外达,用于温燥之证,或燥气化火而清窍不利,代表性方剂为喻嘉言的清燥救肺汤,以桑叶、生石膏之辛凉,合麦冬、麻仁、阿胶之甘润滑,加杏仁、杷叶之宣肺止咳构成,但清燥救肺汤清透表热之力差,故可用《温病条辨》的银翘散、减味竹叶石膏汤、竹叶玉女煎等方,各方是以银花、连翘、竹叶、生石膏之辛凉,合冬、地、知母之甘寒构成,随证加减,可治温燥及燥气化火之证。
(二)苦温辛甘法:外感凉燥,性偏于寒,故用苦温甘辛从阳化而胜阴,方如杏苏散,以杏苏二陈之苦辛温合甘枣之甘平所构成。
(三)理气化痰:用于燥痰气结,似喉间有痰,但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多因肝气郁结所致,治当舒肝解郁,理气化痰,方如四七汤,与逍遥散合用。
(四)滋养肺阴:素体阴虚内燥,久咳不已,干咳无痰或痰不易出,咽干唇燥,便结溲赤,或有燥热上逼而咳血,或有潮热盗汗,宜滋养肺阴,方如百合固金汤、补肺阿胶散、麦门冬汤等。如因秋令燥气引发,即喻嘉言所谓身中之燥与时合之燥互结不解,必先以辛凉甘润之剂宣透升燥,再以滋肺润燥之剂治之。
(五)滋养心阴:燥伤心阴,心失所养则心跳心慌;阴虚而火旺,故可有虚烦不眠,大便干燥,口舌生疮;阴损及阳,心气耗散,故可有精神衰退,不耐思虑,方如补心丹、柏子养心丸、人参归脾丸等。
(六)滋养胃阴:燥在中焦,伤及脾胃之阴,口干咽燥,不思饮食,大便干燥,宜滋养胃阴,方如益胃汤,玉竹麦门冬汤等。如胃阴不足而燥火亢盛,多饮善饥,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宜养胃清热,方如玉女煎。如胃阴不足,肝气横逆,胁肋胀痛,则宜滋养肝胃,可用一贯煎。
(七)滋养肝肾:燥伤肝肾之阴,由素体阴虚内热,或为热痛久羁而改肝肾阴虚,症见腰痛腰痠、下肢软弱、手足心热、口舌干燥、大便干结,或有耳鸣烦躁、脉象弦细、舌红少津,均宜滋养肝肾,方如一贯煎合二至丸,归芍地黄汤等。如阴虚风动,头晕头摇,神倦瘈瘲,则宜养阴息风,滋肾平肝,方如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
八)养血润燥:血虚内燥,在肌表则可见皮肤皲裂、出血;在脏则悲伤欲哭、言行失常,均宜养血润燥,前者如滋燥养荣汤,后者如甘麦大枣汤。如脏燥见反张者,《女科辑要》用加味甘麦大枣汤,即本方再加芍药、紫石英以治之。"燥症",推荐一文,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