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血脂与血稠是不同的概念。血脂表示脂肪含量,血稠不是浓度。
血液中除了脂肪,还有其它成分,水与脂肪、其它成分的比例大小,影响浓度,所以血脂正常,就不一定不血稠。
西医治疗疾病喜欢看指标,其实,用局部抽血化验来推断整个身体状况,本身就存在不“秉公执法”问题。
人体如同社会,是经常变动。我昨天晚上让当事人请去喝酒、吃饭,脂肪肯定增加,浓度上升。今天喝水多,浓度自然下降。
但是,西医不会考虑这些因素,不会考虑病人以前是“好人”还是“坏人”,今天逮住你,就给你“判刑”,戴上“有病”的帽子,造成许多“冤案错案”。
西医在检查身体的时候,是检查客观指标,当客观指标有改变的时候,他就说“有病”了。
仅仅凭的一些变化,就给病人戴上“有病”的帽子,无疑会给病人增加严重的心理负担,也会给可怜的人们带来相当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当检查不到客观指标有改变的时候,他就说“没有病”,漏掉罪犯。
其实,在真正的器质性改变之前,有一个漫长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积累过程中,当检查客观指标有一些改变,西医就告诉有“病”了。当真正把“帽子”给你戴上了,你要再想去掉这个“帽子”可就不容易了。
我国现行的医院诊断体系,外科、内科和其他各个科室的内部的分工,有的象马路警察一样,各管一段。不象先进发达国家那样,有全科医生接待病人进行诊断。病人也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什么“病”,应该找哪个科室治疗,因此造成错误诊断、过度治疗和耽误病情的事情,经常发生。
著名心血管领域专家胡大一教授指出: “尽管科学在不断发展,我们也研发出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对抗心血管疾病,但这些先进技术成本很高,无法在许多欠发达国家推广应用。即使发达国家,在用先进医学技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过程中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因为再先进的技术和药品都并没有减少发病死亡率,都是一种结果的延缓,对患者是痛苦,对社会是负担。”
胡教授指出: “10个心肌梗死,有9个是可被预测;6个心肌梗死,5个是可被预防的。” 而日益增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通过采取简易可行、价廉和有效的措施如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和吸烟)可预防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可显著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我们必须早日有的放矢地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可尽早降低日后发生心血管病的几率,更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医疗开支,减少疾病的痛苦和患者家庭的负担。
许多病人都不知道这些内幕,你说冤不冤?
你询问“血脂正常就一定不血稠吗?”,估计新的冤案错案,又有可能发生。
著名心血管领域专家胡大一教授指出:“四分之一国人有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在我国,每13秒钟就有一个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掉;每22秒钟就有一位同胞因心脑血管疾病致残。死亡人数和死亡率继续呈上升趋势,死亡多发生在创造力最高、对社会和家庭贡献最大的年龄组,它的危害无年龄、身份、地域之分。
预防心血管病,是攸关性命的极其重要事情。胡大一教授强调说:“现在我国每13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未来心血管疾病还要夺取多少人的生命,缩短多少人的生命,完全取决于我们现在的反应和行动,改变心血管疾病这一灾难性的全球流行的主动权在我们手中。无论是公众还是医务工作者,都要把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的维护和基本的预防作为自己的责任。”
如果您有兴趣了解详细资料,可发邮件与我联系。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