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71岁,胆结石0.6cm,胆囊大,西医说是不能排石,手术治疗又有高血压,心脏病。不能采取手术治疗请问中医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胆结石、胆囊炎是当今的多发病、常见病,两种病变常伴随发生,出现胃脘部疼痛的症状,容易与胃病相混淆,若按胃病治疗则不得其效。目前随着B超的普及,胆结石、胆囊炎的诊断已相当容易,对于经常胃脘痛的病人,只要去做一个B超,多数可以得到确诊。 中医认为,胆结石、胆囊炎属“胁痛”、“黄疸”等范畴,是因情志不畅,过食肥甘油腻等导致肝气不舒,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热煎胆汁,凝结成石;石阻胆道,遂生诸证。不同类型的胆结石、胆囊炎因表现的证候不同而有不同的治法。 胆结石的治疗,应根据结石的大小,胆囊的功能,采取相应的手段,一般来说在胆囊功能基本正常的情况下,直径小于0.6cm的胆囊结石和直径小于1cm的胆管结石才有可能排出。中医的排石手段有很多,中药、针灸、食疗都可能获效,目前市售排石中成药也很多,但有些过于夸大其词,反而不可信。溶石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目前在临床上还未找到有很好溶石作用的中药。 胆结石、慢性胆囊炎表现为:间断右上腹或胃脘部隐痛,向右肩背放射,多因生气或油腻餐引发或加重,有时可突发右上腹绞痛(这是因为结石嵌顿所致),食欲不振,大便不爽,舌红苔白,脉弦。辨证为:肝胆郁滞,腑气不畅。治宜舒肝利胆,理气通腑。常用药:柴胡、香附、郁金、枳实、厚朴、木香、黄芩、白芍、金钱草、大黄、当归、甘草等。疼痛重者可加元胡、川楝子;食欲差者可加陈皮、竹茹;大便干燥可加大大黄用量或酌加元明粉。若考虑为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引起胆绞痛,可嘱病人右侧卧位,拍打其右后背部,使结石从嵌顿部位脱出解除疼痛。发病期间应忌食油腻,保持心态平和。 胆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表现为:起病急,右上腹或胃脘疼痛向右肩背放射,不思饮食,进食则腹痛加重,或呕吐,发热,或有寒战,有时出现黄疸,尿少色黄,大便秘结。查体:右胁下或胃脘区疼痛拒按,莫非氏征阳性,有时可触到肿大的胆囊,肝区叩痛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白细胞常在12000/mm3以上。辨证为:肝胆郁滞,湿热蕴结。治宜清利肝胆,理气通下。常用药:金钱草、虎杖、公英、黄芩、郁金、川楝子、茵陈、柴胡、白芍、大黄、元明粉等。腹痛剧烈者加元胡;恶心呕吐者加生姜、半夏;高热不退加生石膏。病人应禁食,有条件应下胃管行胃肠减压,输液,并可于右上腹外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膏,以促使炎症消退。同时要配合应用抗生素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坏疽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胆管疾病到了这一阶段最积极的措施应是手术治疗,但有些病人存在手术禁忌情况,或当地无手术条件,只能采取保守治疗。中医将此类证候称为火毒型,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及胃脘区剧痛,甚至痛遍全腹,高热不退,黄疸,便秘。体检:血压有下降趋势,甚至休克,腹肌紧张拒按,舌质红绛,舌苔黄厚腻,脉弦数或细数。白细胞高于20000/mm3。辨证为肝胆郁滞,火毒蕴结。治宜清利肝胆,泻火解毒。常用药:茵陈、虎杖、栀子、公英、龙胆草、柴胡、黄芩、黄连、生大黄、元明粉、生地、生石膏。高热神昏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怕冷自汗,脉沉细者可加麦冬、石斛、天花粉;有出血倾向的可加水牛角、赤芍、丹皮;出现休克可加人参、附子。 上述的三种症候群,实际上是胆结石,胆囊炎逐渐加重的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的治法中始终贯穿一个原则就是舒肝利胆,通腑泻热,这也是中医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基本法则。除了内服、外敷中药外还可配合针灸(足三里,阳陵泉,胆俞等穴),耳针(肝、胆、胰、神门等穴),运经仪治疗等常可获得很好疗效。 中医治疗胆结石、胆囊炎副作用少,无禁忌证,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的是应把握好适应症,尤其是在急性炎症阶段的治疗。 (来源:中国百姓寻医问药网)
喝排石汤,加上按摩、敲打胆经的经络就可解决
可以中药结合电针排石。
方剂:枳壳实各10g,木香10g,柴胡15g,黄芩12g,茵陈30g,
陈皮10g,白术20g,虎杖15g,芒硝15g(冲服)
生内金粉10g(冲服),海金沙15g(包煎),
针灸: 胆俞(双)、中脘、胆囊穴(双),绞痛加合谷,高
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
吃中药1小时后,选穴,毫针消毒,针刺入穴。
针刺得气后,持续强刺激捻转3~5分钟,于右侧胆俞加阳
极,胆囊穴加阴极,调整电流频率,由弱渐强,以可耐受
为度,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