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还买外面卖的散奶吗?安全吗?
每天都喝奶,可是這奶到底是怎麼擠出來的,你知道嗎?總說牛奶有營養,可是這奶在走完“從牛到口”之路的過程中是不是被污染了?奶源採集、生產過程決定了你喝的牛奶是否安全。
牛奶的質量安全越來越為消費者關注,分散的奶源已經成為影響奶液安全的重要因素。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奶制品企業的相當部分奶源還是從分散的養牛戶收集來的。
臟手擠出臟牛奶
在北京昌平的一些村子裡,有不少分散的養牛戶,一般一家養三四頭牛。記者看到一家農戶的牛被養在骯臟的牛欄中,牛身上滿是泥污,養牛戶就用手直接把奶擠在大桶中,而那手也不甚干淨。當養牛戶被問到為什麼不用擠奶器時,回答說:“擠奶器擠不淨,牛容易得乳腺炎。”
傍晚時分,村中一些村民來買鮮奶,價格要比市場上的袋奶便宜許多。但也有許多村民表示,自從能在附近買到三元和蒙牛等大牌鮮奶,就再也不從養牛戶那兒買奶了,原因是“看那種擠奶條件,就再不喝散奶了。”
那麼這些養牛戶的奶賣到了什麼地方呢?調查得知,都被送到了附近的乳制品企業。
不規范的過程不能產出放心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南慶賢教授認為,隻有搞規模化的奶牛飼養,才能保証牛奶和乳制品質量安全。
牛奶質量安全是由許多規范操作的環節控制的,原料收集、生產、加工、保存、儲運等方面都要有嚴格的科學程序,飼養和擠奶過程更是關鍵。隻有規模化才能在任何細節上不出錯。比如擠奶前,所有的擠奶用具都要經過嚴格消毒﹔牛奶擠出后,必須在兩小時內就把溫度降到4℃,然后立即冷藏﹔牛奶在運輸到奶廠過程中,溫度也不能超過7℃,這需要專用的運輸車﹔牛奶進到生產車間后,首先要把牛奶中的雜質去掉,新擠的牛奶中會摻有牛毛、草末子等雜質,經過淨化后才能進入下道工序。
我國目前的大牛奶企業牛奶加工設備都是國外進口的,加工出來的牛奶質量是有保障的,而小企業也許就做不到這點。分散的養牛戶更難保証擠奶和運輸過程的衛生條件。
稠奶不一定是好奶
目前我國牛奶中的干物質比國外牛奶低。國外牛奶干物質一般在12%以上,而我國牛奶的干物質在11.5%左右。為了讓牛奶好消化,我國大牛奶企業會對牛奶進行均質處理,這樣的純天然牛奶口感會淡一些,但干物質的標准是合格的,而且比因用添加劑而口感醇香的牛奶更安全,更有營養。南慶賢教授說,純牛奶中不應該加任何添加劑,自然口味是最好的。現在有些企業在牛奶中加增稠添一類的物質,想讓牛奶又醇又香,這完全沒有必要。牛奶中的添加劑超過國家標准,就可能影響人體健康。
“在牛乳下的交易”
由於目前我國分散養牛戶很多,奶液質量參差不齊,當大牛場供應不足時,散奶也不能不收。要解決分散奶源的問題,得先從建立擠奶小區開始。養牛的農戶每天把奶牛帶到擠奶小區統一擠奶,或者農民干脆把奶牛寄存在擠奶小區中統一喂養,每天用上下班的形式來擠奶。擠奶小區方便統一喂養、消毒和儲運,對提高奶液質量安全系數非常可行。
為了解決奶源質量參差不齊問題,伊利集團已經開始“分散飼養,集中擠奶,優質優價,全面服務”的基地建設模式,與養牛戶簽訂鮮奶收購合同,在組織發展養牛戶和養殖小區同時,配套投資建奶站——把各家各戶的奶牛集中到奶站統一擠奶,實現了“在牛乳下的交易”。
規模化生產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我國牛奶的干物質少於國外牛奶是由於我國奶牛品種不如國外。目前國外一頭奶牛一個乳期能產8000多公斤奶,而我國奶牛一個乳期隻能產2000多公斤。要提高牛奶質量,就得改良奶牛品種。此外,飼養的好壞決定奶牛健康水平,直接關系到牛奶質量,科學喂養才能讓奶液更安全。
品種改良和科學喂養隻有上規模的奶牛養殖場才容易做到。而現在乳品企業一轟而上,奶源相對緊張,有的企業跑到國外買奶牛,卻很難買到好牛。所以,隻能自己培育良種牛來提高牛奶質量,而隻有規模飼養的牛場,才會有科學手段和經濟實力改良奶牛品種。
其實,歐洲的奶牛場一般也是家庭作業,奶牛數量在50~70頭左右。但歐洲國家的奶牛服務體系比我國健全得多,有專門的服務公司負責運送奶、對奶牛進行繁殖、醫療、育種等服務。專業化的社會服務體系和科研機構,與奶牛養殖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分散養殖奶牛,統一收購奶液是我國牛奶行業的特點﹔建設奶牛小區,隻是解決奶源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從根本上保証奶液安全,還要催生更多規模化的奶牛養殖場,建立專業化的奶牛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