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家的大量研究和调查为人们揭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动物同性恋和双性恋世界。以猕猴为例,大部分公猕猴通常是追逐母猴进行交配的,但公猴之间也会产生同性恋。一个常被引用的很典型的现象是,一只猕猴王拥有“三宫六院”,但它还不顾自己的身份,迷恋上一只长得很乖巧的公猕猴,与它相拥厮混在一起,而且把部下进贡的食物分给这只公猕猴吃。
在调查羊的交配情况时,研究人员也发现,约有10%的公羊有典型的同性恋特征,它们对母羊的含情脉脉视而不见,却要找公羊进行恋爱和交配。有研究人员认为公羊中的这种同性恋比率与人类基本一致,这不能完全说是一种巧合。此外在老鼠、牛和加州雌鸥等其它动物中也有典型的同性恋和双性恋行为和趋向。对此一些研究人员的解释是,动物体内或大脑中的雌激素或雄激素水平有异常,因而造成了动物的同性恋,这同样是同性恋的一种生物学渊源。目前的变性只变外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变性。
社会学和文化民俗学的调查表明,同性恋只不过是人们性指向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他的表现形式还有双性恋和变性。但无论是变性还是同性恋、双性恋,除了社会和文化的原因外,都可以从生物医学的根源上找到一些原因。
例如,对于同样不为人们所理解的变性行为,也有可能找到生物医学上的原因。不过目前这种认识还不统一。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大部分人要求变性只是一种易性癖,是一种心理异常或生活方式养成的习惯,并非具有生物学(基因)基础。
《国际疾病分类》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对易性癖规定了几条标准:1.对自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表示厌恶,要求转变为异性的解剖生理特征;2.此种欲望至少存在两年以上;3.排除遗传变异、性染色体异常、雌雄间体和其他精神疾病所致;4.无生殖器官解剖生理畸变与内分泌腺体的异常。
显而易见,上述标准和特征只是包含了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不具备易性的生理和生物基础。因此即使变性,也是只变外形而不变本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变性。但是,在分子生物医学、遗传学和基因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注意到,变性者和同性恋者一样,也有其内在的生物医学根源。